手勢操控?谷歌或在Pixel 5取消Motion Sense

發布時間:2020-05-22 16:29:43  |  來源:極客公園  

說起未來交互,人們最喜歡舉的一個例子就是鋼鐵俠。他在進行各種科學實驗時基本不需要打字,都是用語音控制Jarvis,用手勢來操作虛擬界面。現在的技術還達不到那樣的境界,雖然有 AR、VR,但主流設備還是智能手機,用觸控操作來進行交互。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最近幾年語音助手也逐漸流行起來,一些基本的操作已經可以讓 AI來完成。

對于手勢操控,不少手機廠商也有研究,最近的一個是 Pixel 4上的 Motion Sense功能。不過根據外媒最近的消息,Google 似乎要在 Pixel 5上將其取消。

比觸控操作更自然,比語音交互更快速

Motion Sense 的概念出自 Google 先進科技與計劃部門(簡稱 ATAP),他們專門將一些概念性的功能成功落地,之前 Google 的模塊化手機項目 Project Ara 就是 ATAP 團隊在負責。2015年的 Google I/O 大會上,他們第一次展示了 Project Soli 計劃,這是一種基于雷達的手勢識別技術,比起相機識別,它更精確、快速,并且功耗低,是感知運動最好的方式之一。

在宣傳片中,ATAP 團隊展示了很多 Soli 技術的具體應用。流傳最廣的應該是這個用手指調節手表時間的動圖,它沒有任何物理的表冠設計,而是直接懸空操作,非常酷炫。除此之外,Soli 技術還能控制收音機的音量、上一曲/下一曲,控制平板設備上設計軟件的筆刷大小、顏色樣式。

可以看到,Soli 技術實際上是模擬了旋鈕、滑塊、按鈕的物理操作,只是過程中手指不需要接觸屏幕以及其他物理表面,而是在空中完成,就像魔法一樣。這項技術的意義在于,它可以讓智能設備的交互不再受屏幕大小,以及復雜的交互規則限制,你可以用最自然直觀的方式去控制設備。

像魔法一樣,隔空操作手機

當然,這一切還只是處在概念階段,想要落地到產品上并不容易。雖然雷達可以精確識別手的動作,但它需要復雜的傳感器支持,一開始的設備像投影儀那么大,后來 ATAP 團隊將它做到了芯片級別,并且一步步縮小。2019年,Soli 技術的首款落地產品 Pixel 4發布,這也是第一款搭載雷達系統的智能手機。

Pixel 4的 Motion Sense 可以感知手的細微動作,功能包括加快人臉解鎖,在你去拿手機時雷達會提前識別到你的動作,判斷你的意圖,提前亮屏開始人臉識別,算是加強版的「抬起喚醒」。放下手機后它又會快速上鎖,加強安全性。

然后是操控音樂播放,最開始只能揮手控制上一曲/下一曲,后來的更新中加入了播放/暫停,靠的是感知人手的距離。

鬧鐘功能就是結合了動作感知和距離感知,在你起床鈴響后,用手去夠手機,聲音會變小,揮動手掌會關閉鬧鐘。

從上述的功能可以看到,Motion Sense 功能不只是簡單的識別手的動作,而是需要和多個傳感器結合,去感知距離、相對運動,以及在整個交互流程上進行優化,配合當前的交互邏輯為手勢操控適配。

用 ATAP 團隊一個演講者的形容,手機外面就好像罩了一層氣泡,它不需要你觸碰到手機屏幕,就能提前感知你的動作,了解你的意圖。他們提到,之前不管是觸控交互還是語音交互,設備都是在被動接受指令,而雷達可以讓設備擁有主動感知、提前感知的能力,變得更智能。

雷達功能對手機推廣不利

設想很美好,Motion Sense 在一些特殊場景下也的確有用,不過具體到手機的推廣上卻出了問題。Motion Sense 需要依賴雷達發射無線電頻率,但各國對于商用無線電頻率的范圍是有要求的。

根據Google 支持頁面的顯示,「目前,Motion Sense 適用于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臺灣、日本和大多數歐洲國家/地區。如果您旅行所到的某個國家/地區未批準使用 Motion Sense,您將無法使用此功能。」(更詳細的支持列表可以參考XDA 文章)

在最近的一場播客節目中,9to5Google 的編輯透露了 Google 可能在 Pixel 5中取消 Motion Sense 功能的消息,原因可能是它會影響手機銷量。

從手機產品的綜合情況考慮,Google 取消 Motion Sense 也有很多其它理由。這個功能需要在手機頂部加入很多傳感器,與現在的全面屏趨勢相違背。從功能上來說,它能給手機帶來的體驗提升也很有限。華為也在 Mate 30中加入了「隔空操控」,不過目前也只支持上下翻頁、截屏,更多像噱頭。

缺少開發者支持,功能并非「不可替代」

新的交互方式想要推行,少了開發者的支持是不行的。我們可以拿蘋果的 Face ID 類比,它某種意義上也是運動識別,一些自拍相機、AR 貼紙進行適配后,可以達到更精確、真實的效果,這種體驗提升與產品原本的發展方向一致,開發者的適配意愿更大。而單獨利用 Face ID 特性做出新產品,付出的創意、適配成本自然更高,目前我只看到了一個 Blink 做得還不錯。

手勢操控也一樣,如果只是上一曲/下一曲還好,只要 Google 提供接口就可以了。而如果要基于它的特性去做新形態的產品,就需要 Google 開放更多接口支持,開發者也要在創意、適配上付出更多。

兩者有一點還不太一樣,Face ID 承擔了 iPhone 人臉識別這樣的基礎功能,蘋果舍棄它就要拿另一個技術替代,比如屏下指紋。而 Motion Sense 對 Pixel 來說只是一個新功能,被直接拿掉的可能性太大了。

下一臺手勢操控設備,也許不是手機

當然,Google ATAP 團隊去研究手勢操控的目的,也不局限是在手機上。概念視頻里控制智能手表,甚至是沒有屏幕的設備,都有未來意義。只是這樣一個新功能,沒有手機這種量級的消費設備去幫助推廣,試錯、發展的速度都會降低。

從 Google 的設想來看,手勢操控并不是一個偽命題,和語音操控一樣,它對手機來說只是個補充,但在智能音箱上卻有更大的意義。也許我們未來還會在其它設備上看到手勢操控,只是可能并非 Pixel 5。

關鍵詞: Pixel 5取消Motion Sense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