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展現了未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上到處都是冰封的場景。而在地球歷史上,類似的極端氣候事件曾經出現過多次。從滅絕到恢復正常森林植被、湖泊海洋需要多久?來自中國的科研人員提出了一條新思路。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日發布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該所研究團隊發現,顯生宙最大的生物滅絕事件——二疊紀末大滅絕(2.52億年前)之后,湖泊和森林生態系統可能都需要長達一千萬年的時間才能明顯恢復。
銅川地區野外照片。南古所 供圖
據了解,二疊紀末期生物滅絕事件,引發了嚴重的海洋和陸地生態系統危機,約75%的陸地生物物種消失。
大滅絕之后陸地生態系統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最新的研究發現,二疊紀末大滅絕之后湖泊和森林生態系統可能都需要長達一千萬年的時間才能明顯恢復。
相關成果于近日在線發表于國際知名期刊《地質學》(Geology)。
該所“現代陸地生態系統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團隊”的研究生趙向東和鄭大燃博士在王博研究員和張海春研究員的指導下,與長慶油田解古巍工程師等合作,對鄂爾多斯盆地的中三疊統湖相沉積地層進行了系統研究,提出湖泊生態系統在中三疊世中期就顯示了明顯的恢復。
王博稱,早起推測認為,“復蘇”需要一千五百萬年。本次研究發現,海洋生態系統和湖泊生態系統是緊密聯系的,幾乎同時開啟恢復期。盡管二者的恢復十分緩慢,但大約比之前預想的要早500萬年“完成”。
同時,研究層位也是長慶油田的重要產油層,同位素年代學和地層學的研究結果也為精時地層對比和油氣資源勘探提供了新的定年和化石證據。
總體上,研究結果表明復雜湖泊生態系統的復蘇與“煤層缺失期”的結束時間相吻合,表明湖泊和森林生態系統可能通過生物、物理和化學等作用緊密聯系在一起。總之,湖泊和森林生態系統可能都需要長達一千萬年的時間才能明顯恢復,比孢粉學數據推斷出的植物群落的恢復時間要長得多。
王博認為,早三疊世炎熱的氣候會限制湖泊中的溶解氧含量,從而阻礙了生態系統的復蘇。然而,在安尼期海洋中碳埋藏的大量增加可能會導致大氣CO2含量下降和全球降溫,從而改善了湖泊的生態條件。
此外,火山灰給湖泊帶入豐富的營養物質,可能顯著提高了鄂爾多斯盆地古湖泊的初級生產力。因此,全球溫度降低和火山灰養分輸入可能共同促進了鄂爾多斯盆地古湖泊生態系統的繁盛。
相關研究工作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同資助。(楊顏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