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信用分產品盤點:唯品會、小米金融等已下架,考拉征信疑似“失聯”

發布時間:2020-02-27 15:12:49  |  來源:藍鯨  

隨著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不同機構為了反映一個人的信用狀況,推出了各種各樣的信用分產品。

我們通常說的“信用分”,起源于美國的FICO評分法,FICO的評分方法既是一種評分工具,也是一種信用產品,其范圍在300-850分之間,分數越高,說明信用風險越小,可以享受的貸款等服務越多。

因其可助力貸款業務,信用分目前在金融科技領域應用非常普遍,但同時,信用分與征信邊界模糊,也產生過不少爭議。

以2015年螞蟻金服旗下芝麻信用率先推出國內首個個人信用評分產品芝麻分為開端,近年來各個機構分別推出類似產品。

消金時代統計了市場上C端用戶可見的11個信用分產品,如下:

其中,華道征信和鵬元征信的相關分數可直接出售給用戶,豬豬分價格為20元,鵬元征信含天下指數的信用報告價格為39.9元。

但消金時代發現,上述信用分產品中,小米金融信用分、好信分、豬豬分已下架,考拉信用分、唯品信用分已無法搜到。其中,考拉征信App已無法搜到,官網也無法打開。

信用分評分背后的征信公司數據來源不同,分值范圍也不盡相同。

從數據來源上來看,電商等有依托業務的機構數據多來自身業務相關的用戶數據。例如,芝麻信用、京東信用、唯品信用、小米信用分別依托于淘寶、京東、唯品會、小米商城自身的電商及金融數據,天翼征信、聯通征信則多來源于自身的通信、金融數據。

而獨立征信機構的數據則更多來源于合作的各個金融機構、第三方數據。

C端商業,B端“征信”

從應用場景上看,大部分信用分產品可應用于各自合作機構的免押金服務、提升借款額度、低利率借款等,如芝麻分、支付分、考拉信用分、好信分、豬豬分、小白信用分、唯品信用分等,少數信用分產品可應用于政府、企業合作,如鵬元征信與深圳政府合作,在深圳落戶需要提供天下信用個人信用報告分數。

實際上,在消費金融領域,信用分在B端的應用更為多見。

此前,很多大數據風控機構直接向合作放貸機構輸出數據,產生數據泄露的隱患,威脅個人信息安全。

因此,很多大數據風控機構以信用分的形式對外輸出風控能力,如中誠信的萬象分等。百行征信成立后,中誠信也戰略轉型,下架萬象分。

此前部分無風控能力的小型“高炮”平臺,甚至直接憑借知名機構的數據分數就進行放貸。以芝麻信用為例,早期,因大量現金貸平臺接入芝麻信用,芝麻分較高的用戶可直接下款,不少借款人通過刷芝麻分騙貸,并形成黑色產業鏈。

2019年12月央視點名多家數據公司,畫面顯示了被查機構的產品,可清晰看到信用分產品在貸款中的存在感。

(紅圈內容:同盾信用分)

大體上,信用分產品常常與放貸等金融行為有所關聯,因此在普通用戶的觀感里,會對“信用分”一詞產生相關誤解,將其等同于征信。

而實際上,征信是需要“持牌經營”的業務。2018年5月,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百行征信正式開業,也意味著其他機構與個人征信牌照無緣。或許這也是騰訊信用分上線一天即被叫停,后推出騰訊支付分;小米金融信用分、華道征信豬豬分等下架的原因。

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支付司副司長穆長春曾撰文寫到:“個人信用數據基本上是指借債還錢的數據”,從性質上來說,征信數據必須是與合同、契約有關的因果關系數據。如果在征信模型中應用大數據分析,需要把一個人方方面面的信息都收集起來,包括本人信息、生活習慣、社交關系等等,大而全、細而精,恨不得無孔不入、挖祖宗三代,然后對大量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來找到做信貸決策的模型。但需要強調的是,這是相關關系,不是因果關系……這些非金融信息的行為數據既不能用于分析一個人的還款意愿、也不能用于判斷借款人的償還能力。

已有的產品也在去征信化,去年12月份,消金時代獨家報道,螞蟻金服對借唄合作金融機構下線芝麻信用分,并將替換為新產品阿波羅。如今芝麻信用的官網顯示,其是一家信用科技企業,呈現個人和企業的商業信用狀況。

數據安全等問題待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分在數據管理上仍然存在缺陷,信用分被無故降低、信用分不能實現承諾用途等投訴屢見不鮮。而影響力較大的信用分產品,則可能產生更多的外部影響。

例如上述提到,芝麻信用此前可接入眾多現金貸平臺,但很難說接入的平臺發放的貸款是否合規。直至近期仍有用戶投訴稱因此前借高息現金貸,被芝麻信用降分導致不能使用芝麻信用對接的其他場景服務。

另外,一條何先生的投訴稱,其此前在飛豬酒店訂了酒店信用住,按規定入住后72小時后扣款。后期發現支付寶沒有扣款成功,也沒發任何提示信息,造成何先生支付寶出現逾期記錄,芝麻分驟減,后來與飛豬聯系,客服推卸責任讓何先生聯系入住酒店。

另一位雷先生也稱,飛豬信用住離店后店家沒有確認訂單,后自己打電話催促后店家才扣款,后來再次用信用住時,被告知賬戶綜合評分不足,但雷先生賬戶芝麻分612分,也已經達標飛豬信用住的要求。

更為嚴重的是,信用分背后的公司可能存在的數據濫用問題。例如消金時代曾報道過鵬元征信曾提供貸超服務,并聯合高利貸平臺收砍頭息。隨后,拉卡拉關聯公司考拉征信也被曝涉嫌非法提供身份證返照查詢9800多萬次,獲利3800萬元。其公司服務器中被查獲并收繳有非法獲取、存儲的公民姓名、身份證號、相片近1億條。而目前考拉征信App已無法被搜到,官網也無法打開。

這也意味著,在市場尚未完全規范化的情況下,享受信用分的便利的同時,個人的信息安全風險也將暴露出來。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