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顯示器一直被公認為顯示技術發展的終極夢想,多年來有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構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日本、歐美、韓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早于20世紀80年代就紛紛涉足立體顯示技術的研發,于90年代開始陸續獲得不同程度的研究成果,現已開發出需佩戴立體眼鏡和不需佩戴立體眼鏡的兩大立體顯示技術體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技術分類
利用自動立體顯示(AutoSterocopic)技術,即所謂的“真3D技術”,就不用戴上眼鏡來觀看立體影像了。這種技術利用所謂的“視差柵欄”,使兩只眼睛分別接受不同的圖像,來形成立體效果。
平面顯示器要形成立體感的影象,必須至少提供兩組相位不同的圖像。其中,快門式3D技術和不閃式3D技術是如今顯示器中最常使用的兩種。
不閃式3D技術
不閃式3D的畫面是由左眼和右眼各讀出540條線后,倆眼的影像在大腦重合,所以大腦所認知的影像是1080條線。 因此可以確定不閃式為全高清。
通過世界著名認證機關Intertek(德國)跟中國第三研究所客觀認可不閃式3D的分辨率,垂直方向可讀出1080(左/右眼各觀看到540線),在佩戴3D眼鏡后可以清楚的觀看到全高清狀態下的3D。
快門式3D技術
其中,快門式3D技術是如今顯示器中最常使用的一種。主要是通過提高畫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達到120Hz)來實現3D效果,屬于主動式3D技術。當3D信號輸入到顯示設備(諸如顯示器、投影機等)后,120Hz的圖像便以幀序列的格式實現左右幀交替產生,通過紅外發射器將這些幀信號傳輸出去,負責接收的3D眼鏡在刷新同步實現左右眼觀看對應的圖像,并且保持與2D視像相同的幀數,觀眾的兩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換的不同畫面,并且在大腦中產生錯覺(攝像機拍攝不出來效果),便觀看到立體影像。
3D顯示器視頻格式
目前3D顯示器開始成為市場上的主流,各種3D電影給3D顯示器市場注入了強有力的活力。
3D顯示器支持顯示格式:
1、左右分屏式 2、上下分屏式
關鍵詞: 3D立體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