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冰箱、車輛里面,都會有制冷劑,用來保持空氣的溫度或降低溫度保存食物。我們雖很少直接接觸到制冷劑,但是制冷劑在我們的生活起著相當重要的且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制冷劑有哪些分類嗎?我們選擇制冷劑的時候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資料圖)
在壓縮式制冷劑中廣泛使用的制冷劑是氨、氟里昂和烴類。按照化學成分,制冷劑可分為五類:無機化合物制冷劑、氟里昂、飽和碳氫化合物制冷劑、不飽和碳氫化合物制冷劑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劑。根據冷凝壓力,制冷劑可分為三類:高溫(低壓)制冷劑、中溫(中壓)制冷劑和低溫(高壓)制冷劑。
1、無機化合物制冷劑:這類制冷劑使用得比較早,如氨(NH3)、水(H2O)、空氣、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 2)等。對于無機化合物制冷劑,國際上規定的代號為 R 及后面的三位數字,其中第一位為“ 7 ”后兩位數字為分子量。如水 R718... 等。
2、氟里昂(鹵碳化合物制冷劑):氟里昂是飽和碳氫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氫元素(CL)、氟(F)和 溴(Br)代替后衍生物的總稱。國際規定用“ R ”作為這類制冷劑的代號,如 R22...等。
3、飽和碳氫化合物:這類制冷劑中主要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和環狀有機化合物等。代號與氟里昂一樣采用“ R ”,這類制冷劑易燃易爆,安全性很差。如R50、R170、R290...等。
4、不飽和碳氫化合物制冷劑:這類制冷劑中主要是乙烯(C2H4)、丙烯(C3H6)和它們的鹵族元素衍生物,它們的 R 后的數字多為“ 1 ”,如 R113、R1150...等。
5、共沸混合物制冷劑:這類制冷劑是由兩種以上不同制冷劑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混合物,這類制冷劑在一定壓力下能保持一定的蒸發溫度,其氣相或液相始終保持組成比例不變,但它們的熱力性質卻不同于混合前的物質,利用共沸混合物可以改善制冷劑的特性。如 R500、R502...等。
1、制冷劑的工作溫度和工作壓力要適中
在大氣壓力下,制冷劑的蒸發溫度要足夠低,以滿足冷卻的溫度要求;
在常溫下,制冷劑要有比較低的冷凝壓力,由于冷凝壓力過高時對制冷系統的密封性能劑結構強度要求就高。一般要求制冷劑的冷凝壓力為:12×105 ~ 15×105 Pa;
在常溫下,制冷劑要有比較高的蒸發壓力,由于假如蒸發器內的壓力低于大氣壓力時,外界的空氣輕易通過縫隙進進制冷系統,使系統中的壓力升高,減少制冷量,增加功耗。同時空氣中的水分會造成制冷系統產生冰堵及其它惡果。
2、制冷劑要有比較大的單位容積制冷量
同一規格的制冷設備,當選用的制冷劑單位容積制冷量大時,可以獲得較大的制冷量。在同一工況下,當制冷量一定時,制冷劑的單位容積制冷量大,就可以減少系統的制冷劑容積,也可以相應的縮小壓縮機的尺寸。
3、制冷劑的臨界溫度要高,凝固點要低
臨界溫度高,便于制冷劑在環境溫度下冷凝稱液體;凝固點低,可以制取較低的溫度,擴大制冷劑的使用溫度范圍,減少節流損失,進步制冷系數。
4、制冷劑的粘度和密度要盡量小
粘度和密度小,可以使系統中制冷劑循環的流阻小,降低循環耗功量,適當的縮小管道口徑,并答應管路有較小的彎曲半徑(而這一點對于降低蒸發器的壓力損失是非常重要的),還能減輕制冷機對壓縮機中閥組的沖擊力,延長壓縮機的使用壽命。
5、制冷劑的導熱系數和放熱系數要高
導熱系數和放熱系數高,可以適當減小制冷系統中換熱器的結構,并可進步換熱器的換熱效率。
6、對制冷劑其它方面的要求
不燃燒、不爆炸、無毒、無腐蝕性作用、價格適宜、易于購買等。
其實制冷劑的種類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而不同,并且有多種分類的,上面介紹的五種分類是屬于比較常用的制冷劑,想要了解更多的制冷劑信息可以在舒適網或者各大搜索引擎進行搜索。小編今天就為大家簡單地普及一下制冷劑分類及選擇要求的知識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