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米Note7拍照效果怎么樣 紅米Note 7相機評測

發布時間:2021-10-18 19:48:17  |  來源:互聯網  

盡管紅米Note 7 Pro已經上架開售,但對于多數選擇千元入門手機的朋友,實現現貨紅米Note 7反而會是最佳選擇。這次筆者入手了一臺4+64版本的紅米Note 7,詳細測試一下其4800萬像素相機的實力。

紅米Note 7相機評測:

關于這臺手機的細節這里也不再詳述,但毫無疑問,僅千元就提供諸如18W快充4000毫安大電池、水滴屏幕、玻璃機身、驍龍660、4800萬像素(三星GM1傳感器)雙攝等參數,紅米Note 7的性價比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低價就能用上4800萬像素相機,豐滿的理想會成為現實嗎?

一般場景與AI模式

先來一張普通的戶外照片,紅米Note 7對于大眾場景的拍攝表現其實并沒有太多突出之處,不過畫面的平衡感倒是控制得不錯,光暗部之間的過渡也不顯得突兀。至少,一般情況下其拍照能力是足夠的。

而開啟AI拍攝模式之后,紅米Note 7的表現卻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盡管畫面的暗部提亮了,顏色飽和度也上來了,但是對高光的抑制基本是沒有任何優化的。從照片上半部分看到,高光與樹葉之間的過渡相當感人,葉子邊沿已經被高光“侵蝕”了。

在兩個模式之下,紅米Note 7對暗部的處理也有所差異。明顯看到AI模式打開之后暗部的顏色以及亮度控制都相對優秀,但解析力方面兩者基本沒有差異。

逆光拍攝

而紅米Note 7在處理逆光拍攝的場景就讓人感到有些失望了,默認模式的照片基本可以說是無法看的——亮部高光過曝,暗部完全丟失細節。好吧,馬上打開AI模式再來一發!

打開AI模式并且開啟HDR自動識別之后,至少照片的亮部與暗部都各自得到讓人相對適度的優化處理,照片僅僅放在手機當中其實還是夠看的,就算發到朋友圈或者微博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不過,此時照片的細節基本完全丟失,隨意放大任何一個局部位置都可以看到濃濃的涂抹感,且噪點問題相對嚴重。對了,因為AI模式只能在1200萬像素場景下進行,因此照片的分辨率依然是4000*3000。

色彩還原度

借助業界公認色彩還原真實的iPhone X作為比較(這里不比較畫質細節等,僅對色彩作為參考對比),根據筆者現場的目測,iPhone X照片的色彩還原度基本與實物一致。由此可以對比看出,紅米Note 7在后期方面也是刻意對飽和度進行一定的修整,而此時筆者也沒有開啟AI模式/HDR模式,更沒有對相機飽和度等參數做額外調整。

超級夜景

相對于華為/榮耀體系的超級夜景,紅米Note 7的拍攝體驗顯得不太舒適,因為按下快門鍵之后只能讓使用者看到處理中的圈圈動畫,并沒有多幀合成的過程展示。此外,超級夜景的拍攝已經成像時間都有一定的延時(大概2-3秒),急性子的朋友要注意了。

與官方宣傳以及部分達人展示的照片不同,筆者嘗試多個超級夜景場景的拍攝都顯得紅米Note 7有些不盡人意。暗部的處理屬于中等水平,但亮部往往會因為對高光的過度抑制出現黑斑。細節保留方面,在夜景模式之下同樣出現了涂抹感嚴重的問題。

4800萬像素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專業模式當中紅米Note 7才能開啟4800萬像素功能。也就是說,4800萬像素照片無法應用到AI模式以及夜景模式,對使用者的要求相對較高。筆者這張6000*8000分辨率的照片容量大小為15MB,且拍攝場景光線充足(ISO數據僅為160,快門時間也僅為1/1267s),參考價值還是足夠的。

通過照片放大可以看到,開啟4800萬像素之后紅米Note 7對細節的保留解析還算是不錯的,至少大體上能夠對各種細微線條識別。只不過,由于繼承了明顯的涂抹感處理,因此一些面積較小的細節部分會因此而丟失。

總結這次拍攝評測,紅米Note 7整體照片表現似乎沒有官方宣傳的強勢,尤其是高像素并沒有帶來解析力的明顯提升,只因涂抹感過于明顯。此外,面對諸如逆光、高光等極限條件紅米Note 7的硬件素質似乎也無法跟上,超級夜景功能對于亮部的依賴也較為明顯(適合戶外霓虹燈建筑拍攝,因此大多數紅米夜景樣張均是類似場景)。

如果你是奔著拍照而來,那么選擇紅米Note 7 Pro可能更為符合要求;如果你僅僅是追求均衡的性價比,紅米Note 7依然是不錯的選擇,但一分錢一分貨的規律在這臺手機當中依然無法逃脫。

關鍵詞: 紅米Note7 拍照效果 相機 評測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