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 日消息 在網絡安全法實施四周年之際,新華社記者對于“前腳剛說了想去吃火鍋,后腳打開手機就看到 App 在給你推薦附近的火鍋店”這種情況進行了探訪,從專業測評實驗室獲取答案,告訴大家對手機 App 究竟是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到的,還是存在偷聽用戶的情況。
據悉,手機 App 偷聽你通常用兩種方式:一種是調用手機麥克風權限;另一種則是利用側信道的方式。
如果 App 要對用戶日常進行偷聽,不僅需要保持 App 在前端運行,還要在聯網狀態下將錄音上傳才可以做到。
IT之家了解到,部分手機廠商會為用戶提醒 App 的麥克風使用狀態,并會在手機屏幕上做醒目提醒,以此減少不法行為。
新華社表示,實際上手機 App 的偷聽不僅僅是聽,還有“看”“讀”“傳”等行為,記者通過連接 WiFi 的方式做了一定驗證,而這些 App 正是通過這些意想不到的行為才能實現對用戶廣告的精準推送。
各種 App 通過各種方式收集到的用戶行為習慣和畫像進行標記,并通過對用戶潛在需求進行分析,并進行廣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