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大熊貓的毛色一般都是黑白相間。當然,許多物種里總要有幾個“怪胎”,大熊貓也不例外,例如棕色大熊貓。
據媒體報道,日前,大熊貓國家公園周至管理分局在整理野生動植物監測紅外相機拍攝的內容時,意外發現野生棕色大熊貓的珍貴影像資料。
棕色大熊貓是一種較為罕見的大熊貓變種個體,這是周至管理分局轄區首次拍攝到野生棕色大熊貓,也是迄今為止,秦嶺第10次發現野生棕色大熊貓蹤跡。而目前發現的棕色大熊貓,發現地點均在陜西秦嶺山脈。
對此,不少網友紛紛表示:
— 熊貓:我只是半年沒洗澡而已。
— 熊貓媽媽:生它的時候沒墨了。
— 七仔就是這樣的啊,是不是它的親戚。
— 那求偶的時候會不會被黑色的熊貓給嫌棄啊。
— 是不是攝像機壞了?像素不夠!
對于出現棕色大熊貓原因,科學家對此多種推測:
第一種認為棕色大熊貓的出現可能是由于影響毛發色素合成的微量元素在秦嶺地區的土壤、水源中含量異常,因而影響它的毛發中的黑色素的合成。
不過,如果是這個原因,該地區所產的大熊貓種群中似乎應該有從黑色到棕色變化的各種毛色的中間類型,但迄今為止尚未發現這樣的居間類型。
第二種則認為棕色的體毛是由于基因突變所引起的,但在自然界由于基因突變而影響毛色的現象出現的概率很低。
第三種認為棕色毛色是一種原始的性狀,即返祖說。
第四種認為這是一種隱性基因純合的結果,假設體毛的顏色由一對基因來控制,則控制棕色體毛的基因為隱性。只有當親本雙方同時攜帶有這種基因的時候,它們的子一代才可能出現隱性基因純合,從而生長出棕色的體毛。
值得一提的是,秦嶺四寶科學公園擬于5月28日開園,屆時,棕色大熊貓“七仔”將和大家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