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造車已經不是新鮮事,新鮮的是下一個跨界的會是哪一家?
周鴻祎近日便在 360 集團智能汽車戰略溝通會上宣布:將與哪吒汽車合作打造“人民的汽車”,并將領投哪吒汽車 D 輪融資,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消息一出,輿論嘩然。
人們開始討論 360 此時入局智能汽車賽道的時機,以及是否具備造車的能力。
“我命由我不由天。”面對外界質疑,周鴻祎用了七個大字直接回應。
回歸理性,360 的造車邏輯是什么?以及它是否有能力造出一款“人民的汽車”?
搶灘下一個風口
有消息人士指出,360 從調研到決定投資造車,前后不過三個月。
如此快馬加鞭匆忙入場,但在周鴻祎看來還是晚了一步。
他認為,360 官宣之前,華為、Baidu、小米宣布造車的時間節點同樣偏晚,更早一些則可帶動更多的互聯網公司參與其中。
關于造車,360 為何如此心急?
就這個問題,新智駕采訪了五位業內人士,得到的答案不外乎三種。
1、主營業務瓶頸期已至。
過去幾年,360 的日子其實并不好過。
2014 年 - 2019 年間,360 廣告業務的毛利貢獻率一度超過 80%,占其總業務收入比重的 75.78%。
然而,隨著近年 PC 端互聯網廣告收入降低,同時在移動端的流量收入較少,360 在 2019 年時首次出現營收負增長。
在其游戲、智能硬件、大安全的三大業務中,僅大安全市場為 360 帶來較大營收,2019 年收入為 4.73 億元,同比增長 75.15%。
無奈的是,難啃的安全市場近些年也是紅海一片,奇安信、啟明星辰、深信服等公司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換句話說:將長線造血機會托付于安全市場不太現實,360 必須另尋出路。
2、智能汽車風口已至。
急需造血的 360,自然不會放過市場超萬億的智能汽車大市場。
在這次戰略溝通會上,周鴻祎表示當前已經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而本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數字化。
數字化浪潮之下,產業互聯網是其關鍵,而汽車數字化則是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前鋒,同時也是移動互聯網下半場的主要陣地。
“我一定不能再次錯過這次良機!”這或許是看到智能汽車賽道時,周鴻祎的內心獨白。
不會什么風口都插一腳的周鴻祎,其實過去十年迎風踩過兩個風口:一個是 2012 年的智能手機;一個是 2021 年的智能汽車。
公開資料顯示,在 2012 年第四季度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中,“中華酷聯”四家手機品牌的出貨量市場份額共超過 40%。
為了進入智能手機市場,360 選擇與阿爾卡特、海爾、夏新等品牌合作推出智能手機,市場反響平平。
在合作造機無果后,360 在短暫調整后發布主打安全概念的多款智能手機,但依然不被主流市場所接受。
2018 年,在推出 N7 Pro 之后,360 便在智能手機市場中慢慢消失。
折戟智能手機賽道,路遇今天智能汽車市場的前景廣闊且格局未定,壯志未酬的 360,不出意外地重倉了一把。
在周鴻祎看來,互聯網造車既是互聯網行業下半場的主旋律之一,同時也可能是未來智能汽車的發展模式和方向。
而汽車與互聯網的結合,將會產生全新的業態、商業模式以及產品體驗。
除了智能汽車隱藏著新的商業機會之外,巨大的市場空間也是吸引周鴻祎決定造車的原因之一。
“在智能汽車領域,中國將有巨大發展空間。美國只有一個特斯拉,而中國有一堆互聯網公司。”
言下之意為,在眾多互聯網公司協力助推智能汽車發展之下,中國的智能汽車將走向世界,贏得巨大的市場空間。
面對中國市場中各大造車勢力,作為造車新人的周鴻祎也絲毫不慌。
“智能汽車的版圖里,贏家還沒有出現。”在會后的溝通中,周鴻祎告訴新智駕。
3、安全,智能汽車的生命線。
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安全問題日益嚴峻。
在 2018 年的一個峰會之上便有騰訊安全專家指出,“隨著汽車自動駕駛程度越來越高,未來汽車的每一個部分都可能被黑,都可能被攻擊。”
從風險類型來看,當下智能汽車面臨的網絡安全威脅主要有六類:
手機 App 和云端服務器漏洞;
不安全的外部連接;
遠程通信接口漏洞;
不法分子反向攻擊服務器以獲取數據;
車載網絡指令被篡改;
車載部件系統因固件刷寫、提取、植入病毒等被破壞。
據 Upstream Security 在 2020 年發布的《汽車網絡安全報告》顯示,自 2016 年以來,每年汽車網絡安全事件的數量增長了 605%,僅 2019 年一年就增長了一倍以上。
針對智能汽車的數據安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在本月 12 日還起草了《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征求智能汽車數據管理的反饋意見。
據“到 2025 年,智能網聯汽車可占年度汽車銷量的 50%,智能汽車聯網化將成為新一代汽車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此前的戰略溝通會上,周鴻祎直言不諱。
智能汽車有望成為最大的智能終端,而智能汽車的網絡安全以及車聯網安全,也必將成為未來 360 大安全生態的重要版圖。
眼下,360 在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防護方面似乎已深度布局。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當前 360 在相關方面已有 136 項與車輛相關的發明專利。另外,360 已建立國內第一支汽車安全研究團隊“360Sky-Go Team”,可提供汽車安全解決方案。
哪吒汽車的 D 輪融資公告中顯示:“360 具備世界級的漏洞挖掘與攻防對抗能力,積累了海量全網安全大數據以及數千件原創技術和核心技術發明專利,打造出一套以 ' 安全大腦 ' 為核心的新一代網絡安全能力體系。”
行業發展格局未定,市場空間廣闊,在安全方面已有 16 年技術積累的 360,此時選擇以造車為矛掘金智能汽車網絡安全賽道,或能走出當前的業績增長焦慮圈。
總 結
智能汽車的網絡安全事關駕駛者及行人的人身安全,如果從切入智能汽車市場的角度來看,360 的確選擇了一條“為人民造車”的道路。
經過多年在網絡安全方面的技術沉淀,360 已針對智能汽車推出“360 汽車安全大腦”、360 車聯網安全中心等平臺。
但是從安全角度切入,這條路或許不能走得長久。
某業內從業者認為,未來的智能汽車軟件服務商需要同時具備提供基礎軟件、AI 算法、應用場景等多種軟件服務的能力,才能不被行業淘汰。
目前,智能汽車市場正在迅速變化之中,行業、技術的發展之快難以預計。
如何在風起云涌的智能汽車產業鏈中扮演更多角色,這個問題或許還需 360 自己去摸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