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周,美國 FDA 剛剛批準了首個艾滋病毒(HIV)長效創新療法 Cabenuva。這對全球3800萬艾滋病患者來說,無疑是個極好的消息。
要知道,在該療法問世前,艾滋病毒感染者為抑制體內病毒載量、延長壽命及降低自己的傳染性,只能每天吃藥。
然而,堅持仔細地定時吃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患者告訴虎嗅,無論是開藥、服藥時怕被人發現的心理壓力,還是吃藥副作用帶來的痛苦,都讓他幾度想放棄治療。
而由卡博特韋和利匹韋林兩種抗病毒藥物組成的 Cabenuva,患者僅需一個月做一次肌肉注射,即可與每日服藥達到同樣的 HIV 病毒抑制效果。
從一年 365 天吃藥,到只需要 12 次注射,不夸張地說人類在對抗艾滋病毒的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雖然我們依然沒有找到特效藥,但在艾滋病已從必死的絕癥變成可控慢性病的當下,降低服藥頻次顯然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該療法背后的公司是 ViiV Healthcare,自 2009 年成立后,便專注于艾滋病藥物研發,至今已擁有 16 種組合產品。據公開數據,其在該領域的市場份額僅次于因新冠疫情溯源問題正站在風口浪尖上的吉利德。
已可防可控,但仍然痛苦
“喇叭沒電了,我也快沒電了。”
電影《最愛》中,在給前一天還潑辣罵人的大姐送葬時,王寶強手里拿的喇叭滿是雜音。他知道,它和自己的路都走到頭了。在這個貧窮到大家爭相賣血的偏僻村落中,無論老幼,無論孱弱、健壯,他們都無力與艾滋病抗衡——可能一次感冒,就足夠要了他們的命。
當然,艾滋病早就變得沒那么可怕。
隨著人類對 HIV 病毒理解愈發加深,針對性的藥物和治療方案也愈多,只要患者好好吃藥、按時復查,體內的病毒載量就會可控。艾滋病也因此從高死亡率的絕癥正在變成慢性病。
通常來講,艾滋病的藥物治療采用三種及以上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的雞尾酒療法。在國內“四免一關懷”的政策下,幾種名列目錄中、可以滿足治療需求的藥物,患者均可免費獲得。
但對于不幸感染的人來說,這可能仍是一場無休無止的災難。
他們恐懼疾病、恐懼周遭歧視,這些憂慮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他們不得不每天吃的抗艾藥,降低體內病毒載量的同時,也難免給部分患者的身體帶來另外的負擔,譬如副作用。
對大多數患者來說,這些副作用尚在承受范圍內;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則尤為嚴重。據新華社報道,一個患者曾向北京地壇醫院艾滋病個案管理師史君潔傾訴,吃了一段時間藥物組合后,做噩夢、頭暈、嗜睡等不良反應,嚴重影響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讓他自覺已“癡呆”。
一個已經吃了兩年多藥的 HIV 感染者也告訴虎嗅,“很麻煩,也很痛苦,好多次我甚至想過放棄治療”。
而同時,感染者們的服藥時間間隔、劑量等規范十分嚴格,延遲服用或者漏服都可能加速耐藥性的到來,這無疑將增加治療失敗的幾率。
也正因如此,在真正的艾滋病特效藥問世前,找到一個減少服藥種類、降低服藥頻率的解決方案,是該領域生物科技公司共同的目標。
長效療法
對于提升艾滋病毒感染者生活質量來說,此次 Cabenuva 的獲批無疑是意義重大的一步。
獲美國 FDA 批準前,ViiV 公司在來自16個國家的 1182 例受試者中開展了為期 48 周的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每月一次肌肉注射 Cabenuva 的病毒抑制效果與每日口服雞尾酒療法一樣有效。
從安全性上來看,該療法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源于注射,可能包括發熱、疲勞、肌肉骨骼疼痛等;發生嚴重不良事件的受試者占比4%,并不算高。
此外,面對每日服藥和 Cabenuva 二選一的單選題,88%的受試者選擇了后者,這側面表明了患者對兩種療法的主觀感受。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艾滋病毒專家 Steven Deeks 表示,該藥不僅可以幫助患者改善生活質量,還可以幫助那些難以堅持治療的人群,包括患有精神疾病或藥物濫用問題的人群。
除了批準 Cabenuva 外,FDA 還批準了其配套前置藥物 Vocabria。在開始長效療法前,患者需先口服一個月的 Vocabria 及利匹韋林,以確保其藥物耐受性良好,適合注射。
目前來看,作為一個全新的療法,Cabenuva 最大的問題可能是——貴。
據報道,由于療法初期患者所需的藥物劑量相對較大,預計月治療費將在 5940 美元。后續計量減少后,每月花費約為 3960 美元。
不過,ViiV 公司認為,這一價格已經落在每天口服藥物的成本范圍內了。
去年《美國醫學會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用于抗艾的口服藥也很昂貴,并且自 2012 年以來,這些藥物的價格已大幅上漲。在 2018 年,患者年度的年度治療費用為 36080 ~ 48000 美元之間,即每月約 3000~4000美元。
但即便這一價格在美國患者的可接受范圍內,對于“四免一關懷”的中國患者,仍然十分不友好。待該療法被中國引入后,定價情況將會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當然,另一個問題是,該療法短期內可能無法在中國獲批。畢竟按照現有的藥物評價標準來說,其需在中國再做一次臨床試驗,時間也因此不確定起來。
希望不僅于此
在 Cabenuva 外,還有一些藥物可能讓人類的抗艾更有力。
ViiV 正計劃尋求另一款藥物 Cabotegravir 用于預防 HIV 的批準。其最近的兩項研究發現,每兩個月注射一次該藥,可以防止未感染的人從被感染的性伴侶身上感染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ViiV 并不是唯一一家開發艾滋病長效治療方案的公司,抗病毒大佬吉利德也已經有了新的進展。
去年年底,吉利德公布了 lenacapavir(GS-6207) 藥物的 2/3 期臨床試驗數據,證實該藥的功能性彈藥療效。在此前,團隊已經驗證該藥可以干擾病毒復制,且在注射給藥 6 個多月后,依然在受試者體內保持活性。
不難看出,吉利德對其抱有極大期待。畢竟該藥不必頻繁給藥,可能僅需半年注射一次即可。同時,它也有可能具備預防風險群體感染 HIV 的功效。
以長效和暴露前預防作為目標的,還有制藥巨頭默沙東在研的 Islatravir。據該公司介紹,計劃于今年在非洲評價每月一次口服該藥的療效。
在國內,也有前沿生物研發的艾可寧(Albuvirtide)。在聯合其他藥物的治療中,每1~2周注射一次艾可寧即可,雖然其他藥物仍需每日口服,但只要能讓患者少吃一點藥,就有其意義。
在研發長效藥的同時,這些抗病毒公司也沒有放棄對特效藥和疫苗的研發,包括從基因編輯的角度來看,已經治愈的“柏林病人”和“倫敦病人”也給科學家們帶來不少啟示。
當然,完全治愈(即完全清除體內病毒)和完全預防 HIV 的目標在當下看來還很遙遠。不過在源源不斷地創新療法維持下,越來越多的艾滋病患者就能離那一天越近些。
寫在最后
值得注意的是,藥物再好,可能也比不過發現得早。
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經歷過過高危性行為史(譬如無套性行為、濫交等),或者自覺去過的拔牙、文身等服務場所不正規等場景,那么就應當及時去做艾滋病毒檢測。發現得越早,治療效果才會越好。
另外,在可能暴露后,應當盡快服用暴露后預防藥物(PEP)。簡單來講,PEP 的作用類似于緊急避孕藥,雖然并非后悔藥,但作為降低 HIV 感染概率的應急補救措施還是應當予以重視。
總而言之,我們需要了解當下可以用來對付艾滋病的各種手段,一旦厄運真正降臨,也不至于完全陷入恐懼之中,束手無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