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消息,據上海市消保委官方微信公號消息,近期上海市消保委對本市的網約車平臺計程計時開展了比較試驗。結果顯示,110次計程計時中,有30次計程誤差不符合規范要求,有35次計時誤差不符合規范要求。這就是說,消費者會為此多掏錢。
2020年,上海市消保委受理網約車相關消費投訴共計586件,其中1/4涉及到計費糾紛。有些消費者會反映某次網約車訂單計費不準,與預估或者經驗存在偏差,但消費者個體往往很難提供確鑿的證據。
上海市消保委本次比較試驗面向的網約車平臺,為目前上海市許可并且以計程計時信息進行費用結算的平臺,共10家(包括:AA出行、斑馬快跑、曹操出行、滴滴出行、美團打車、神馬專車、神州專車、首汽約車、享道出行、悅道出行)。
測試結果顯示,計程誤差不符合規范要求次數最多的三家平臺為:首汽約車(5次)、曹操出行(5次)和神馬專車(5次)。正偏差次數最多的三家平臺為:神馬專車(9次)、滴滴出行(8次)和曹操出行(8次)。神州專車的11次計程誤差都符合規范要求。
計時誤差不符合規范要求次數最多的四家平臺為:神州專車(11次)、斑馬快跑(7次)、首汽約車(6次)和曹操出行(6次)。正偏差次數最多的五家平臺為:神州專車(11次)、斑馬快跑(7次)、首汽約車(6次)、曹操出行(6次)和悅道出行(6次)。美團打車、AA出行、神馬專車、享道出行和滴滴出行每家平臺的11次計時誤差都符合規范要求。
上海市消保委建議,相關監管部門加強對網約車企業的培訓;建議網約車企業加強技術研究,優化升級算法,特別是針對隧道、城市峽谷等特殊場景,提高計程計時準確性;建議消費者選擇有網約車運營資質的正規企業服務,如遇消費糾紛,保留截圖、錄音、消費憑證等證據,以供后期維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