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對科創板首輪問詢做出了回復:解析 28nm 14nm產品具體情況

發布時間:2020-06-08 14:07:14  |  來源:IT之家  

6 月 8 日消息 6 月 7 日晚,中芯國際對科創板首輪問詢做出了回復,共涉及了六大問題,涵蓋了發行人股權結構、業務、核心技術等事項,合計 29 個小問,中芯國際對此進行了約 200 頁的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國際于 6 月 4 日接受首輪問詢,這意味著其僅用 4 天就交出了問詢答卷,創造了科創板審核問詢最快回復紀錄。

招股說明書披露,中芯國際作為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2019 年第一代 14nmFinFET 技術已進入量產階段,但是晚于臺積電、格羅方德、聯華電子等競爭對手的量產時間,第二代 FinFET 技術平臺已進入客戶導入階段;公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 12 英寸 SN1 項目工藝技術水平為 14nm 及以下,面對激增的下游市場需求,公司現有產能呈現出需求巨大與供給不足的局面。

中芯國際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在關鍵技術節點的量產時間如下:

中芯國際還表示,28 納米制程技術主要服務于手機 SOC 芯片、IoT、數字電視等領域的終端客戶,14 納米制程集成電路晶圓代工業務主要服務于手機應用處理器等領域的終端客戶。目前全球范圍內有技術能力提供 14 納米技術節點的純晶圓代工廠有 4 家,而目前有實際營收的純晶圓代工廠僅剩 3 家。兩類制程技術目前占全球市場的份額相對較小。

中芯國際表示,目前,中國大陸尚無企業具備 14 納米以下先進工藝的量產能力。公司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家實現 14 納米量產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具備 14 納米以下先進工藝研發所需要的技術基礎與資金實力。與第一代 FinFET 技術中的 14nm 相比較,公司預計第二代 FinFET 技術有望在性能上提高約 20%,功耗降低約 60%。14 納米及以下先進工藝主要應用于 5G、人工智能、智能駕駛、高速運算等新興領域,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對上交所提問的兩類產品毛利率情況,中芯國際表示目前 14 納米制程技術處于產能和產量穩步爬升階段,報告期內,該產品毛利率為正。14 納米制程的晶圓代工自 2019 年四季度開始量產,已建設月產能 6000 片,而由于該技術承載主體中芯南方 SN1 產線仍處于開辦期,尚未開始折舊,當期相關運營及財務數據參考度較低。

而 28 納米產品毛利率為負,主要原因包括行業供求關系影響下,全球 28 納米制程市場出現產能過剩,價格相較于 2017 年均價有所下滑,且相關的產線仍面臨較高的折舊壓力。

中芯國際對此作出風險提示,表示隨著 28 納米、14 納米及下一代制程的產線投產、擴產,一定時期內會面臨較大的折舊壓力,使得整體毛利率存在波動的風險,對公司的利潤水平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在研發費用投入方面,一季度,公司首席執行官趙海軍表示將大幅上調 11 億美元資本開支增加至 43 億美元,以充分滿足市場需求。根據此前規劃,中芯國際 14nm 及后續工藝預計在 3 月和 7 月分別擴產至 4000 片 / 月和 9000 片 / 月。預計 2020 年年底將擴展至 1.5 萬片 / 月。

據了解到,本次中芯國際募資金額約 40% 資金用于 12 英寸芯片 SN1 項目,約 20% 用作為本公司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的儲備資金,剩余約 40% 作為補充流動資金。此次中芯國際擬發行的股份,不涉及現有股份的轉換。

關鍵詞: 中芯國際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