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高血壓的"罪魁禍首"不是鹽!萬萬沒想到竟然是它

發布時間:2021-05-18 10:40:32  |  來源:科普中國  

飲食不規律、吸煙、喝酒、作息混亂……

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高血壓年輕化趨勢日漸嚴峻。

今天,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根據最新的中國高血壓年會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有2.45億左右的高血壓患者。

很多人都以為導致高血壓的"元兇"是鹽,其實并非如此!下面就來好好說說。

高血壓為什么是“無聲的殺手”?

高血壓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病,它的主要作用器官是心臟和血管。

在早期,這些器官可能沒有明顯病理改變。然而,長期的高血壓會引起心臟左心室肥厚和擴大,也會引起全身小動脈病變,導致一些重要的器官,如心、腦、腎等組織缺血和變性,形成微動脈瘤。

血管一旦破裂,極有可能形成血栓,造成梗死,因此被稱為“無形的殺手”。

高血壓的病人大多數都沒有明顯的癥狀,僅僅在測量血壓或者發生心、腦、腎等并發癥時才會被發現。

所以,高血壓這一疾病的診斷大多數被延遲,現在沒有發現癥狀也不代表血壓就是正常的。

導致高血壓的“元兇”是什么?

誘發高血壓的不是食鹽,而是食鹽中的鈉元素。

當攝入食物中的鈉之后,大多數人能夠將多余的鈉通過尿液排出。然而,當鈉元素攝入過多,體內就會滯留鈉離子。

而鈉離子主要參與細胞外滲透壓的調節,當人體內鈉離子含量過高,會造成血液的滲透壓增高,組織間的水分可能會透過血管壁進入血液,從而引起血液容量的增加,導致血壓增高。

所以,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不僅要控鹽,更要控鈉!

如何判斷自己是高血壓?

人群中血壓是呈連續性正態分布,即在每天的不同時間點的血壓值是波動的。

其實,高血壓和正常血壓并無明確的劃分界限,其標準是根據臨床及流行病學資料規定。因此,血壓高也不一定就患有高血壓。

2020年5月6日,國際高血壓學會(ISH)發布了全球范圍內適用的《ISH2020國際高血壓實踐指南》,新《指南》建議隔1-4周進行2-3次診室測量來診斷高血壓,已排除其他因素干擾血壓的臨時提高。

目前,我國將高血壓定義為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診室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血壓正常的人如何防住高血壓?

1、控制體重,盡量將BMI控制在24kg/㎡以內;

2、營養均衡,平衡膳食,每日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3、少吃鈉鹽,爭取每天食鹽攝取量小于6g;

4、少喝酒,不吸煙;

5、增加體育鍛煉,運動有利于減輕體重和改善胰島素水平,提高心血管調節適應能力,穩定血壓水平;

6、保持輕松愉悅的生活方式,避免壓力過大。

高血壓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除了上面對于生活方式的干預之外,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原則還包括降壓藥物的使用,血壓控制的目標值以及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控制。

使用降壓藥物進行治療應該遵從小劑量開始、優先選擇長效制劑、聯合用藥和個體化四個原則。

高血壓患者需要通過長期的降壓治療將血壓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每個病人在得到有效治療方案控制血壓之后,仍需要堅持治療,不應隨意停止治療或者頻繁改變治療方案。大多數病人都在停降壓藥半年后恢復到發病時的血壓水平。

目前一般血壓控制目標值小于140/90mmHg。但是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患者、心力衰竭患者以及冠心病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值應該小于130/80mmHg。

對于老年收縮期的高血壓患者,收縮壓需要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果還有余力的話可以下降到140mmHg。

并非越快將血壓降低到目標值越好,年輕的、病程較短的患者可以較快達標;但是老年人、病程較長的或者具有多器官并發癥的患者,降壓速度適宜緩慢。

所以,降壓治療雖然可以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但是其他危險因素也會對預后產生重要影響。

因此,還需要兼顧糖代謝、脂代謝、尿酸代謝等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

關鍵詞: 高血壓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