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5 月,工信部印發《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通知指出要推動 2G/3G 物聯網業務遷移轉網,建立 NB-IoT(窄帶物聯網)、4G(含 LTE-Cat1)和 5G 協同發展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中國移動積極響應工信部號召,制定了 2G 物聯網業務向 NB-IoT 和 LTE Cat1/1bis 遷轉的技術策略。
在今天舉行的 “移動物聯網‘遷徙之路’研討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與終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李男表示,從網絡發展的大趨勢來看,2G 物聯網業務遷移勢在必行。遷移轉網有利于提升優質頻譜的使用效率、降低運營商的網絡運維成本、提升物聯網用戶體驗。
NB-IoT 和 Cat1/1bis 產業成熟且發展迅速,可有效承接 2G 物聯網業務
李男介紹,近幾年在運營商的需求牽引下,產業界攜手努力加速推進 NB-IoT 和 LTE Cat1/1bis 成熟,無論在網絡覆蓋、質量,還是終端 / 模組成本,都大幅優化,可有效承載 2G 物聯網業務。在技術特性上,NB-IoT 適用于低速率、低功耗、廣覆蓋、低速移動類物聯網業務。在網絡方面,中國移動在 2020 年全國 NB-IoT 基站累計達到 35 萬站,基本實現全國主要城市、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為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中國移動全網 NB-IoT 基站已經升級到 R14 版本。在終端芯片方面,NB-IoT 全球已有超過 15 個芯片廠家,NB-IoT 模組價格從 2017 年的 70 元以上,下降至 13-23 元之間,接近 2G 模組價格。在業務發展方面,NB-IoT 全國連接數已超過 1 億,覆蓋智能抄表、智能煙感等多個領域。
LTE Cat1/1bis 適合承載中速率、語音類、高速移動類物聯網業務。在網絡方面,中國移動 LTE 站點數超過 320 萬,是全球規模最大、覆蓋最完善的 LTE 網絡(TDD+FDD),Cat1/1bis 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競爭優勢。在終端芯片方面,2019 年至今,紫光展銳和翱捷科技相繼推出 Cat1bis 芯片,移遠、中移物聯、廣和通等 10 + 模組廠商推出基于國產平臺的模組 20 + 款,2019 年前模組價格高于 70 元,目前已降至 30-40 元之間。
全面開展技術業務驗證,確保 2G 物聯網業務遷徙平穩高效
基于上述背景,為保證 2G 物聯網業務平穩高效遷徙,中國移動聯合產業合作伙伴全面開展面向商用的 NB-IoT R14 版本和 Cat1/1bis 的技術驗證和業務匹配度測試驗證。
面向商用的 NB-IoT R14 版本技術驗證結果顯示:在網絡升級至 R14 版本后,現網 NB-IoT R13 版本存量終端均可正常工作,沒有兼容性問題;在外場環境下,NB-IoT R14 網絡的上下行速率能夠達到理論峰值速率的 80% 以上,基本符合預期;NB-IoT 在 80-100km/h 高速移動環境下 ping 包成功率在 90% 以上,時延在 2s 以內,能夠在高速場景下支持時延不敏感的小包業務;NB-IoT 功耗優化 RAI 功能可保證終端由連接態快速返回空閑態,有效節省終端功耗。面向商用的 Cat1/1bis 技術驗證結果表明:Cat1/1bis 終端在現網下可正常工作,沒有兼容性問題;在外場環境下,Cat1bis 終端數據業務定點速率能夠達到理論峰值的 85% 以上。在車載場景下切換成功率能夠達到 99%,在高鐵場景下切換成功率能夠達到 98%;Cat1/bis 終端承載語音業務時,在車載場景及高鐵場景下 MOS 分均在 3.5 分以上,參測芯片及模組整體具備良好的通話性能。
李男表示在技術性能測試基礎上,中國移動還與產業界攜手就 NB-IoT 與 Cat1/1bis 承載六大類 2G 物聯網頭部業務進行了全面的測試驗證。測試結果表明,NB-IoT 和 Cat1/1bis 技術組合可有效承載智能抄表、共享單車、電動車、云喇叭、PoC 對講、車聯網前后裝等物聯網業務需求。面向未來,中國移動將堅持 NB+Cat1/1bis 兩條腿走路,繼續按需增補 NB-IoT 基站,不斷提升廣域和深度覆蓋能力,推動 NB-IoT 網絡更健壯、服務能力更強;繼續推動 Cat1/1bis 模組降低成本,降低垂直行業客戶的技術升級門檻;促進網業協同發展,探索創新的服務及商業模式,進一步提升移動物聯網連接價值,共創萬物智聯的新時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