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首次回收七手火箭 創下新里程碑式紀念意義

發布時間:2020-11-26 10:01:41  |  來源:快科技  

據外媒報道,太平洋時間周二下午6點13分(北京時間周三上午10點13分),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佛羅里達卡納維拉爾角升空,將第16批60顆Starlink(星鏈)寬帶衛星送入軌道。

此后,火箭平穩濺落大西洋并成功實現回收。這是獵鷹9號的第100次發射,也見證了SpaceX回收首枚“七手火箭”:執行本次任務的獵鷹9號一子級,此前已經執行過6次發射。

這次發射對于SpaceX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紀念意義,創立2002年的SpaceX作為一家私營火箭發射商,迎來主力火箭獵鷹9號第100次發射。

同時,兩瓣整流罩中,其中一瓣此前也執行過一次任務,而另一瓣執行過兩次,此次任務還成功回收一片整流罩。

對于SpaceX來說,火箭可重復利用,意味著單次火箭發射的成本被大大降低。SpaceX 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獵鷹9號”火箭的制造成本高達6000萬美元,燃料成本僅為20萬美元。

重復利用火箭可以不斷降低這部分成本,從理論上講,只需要給一枚火箭重復灌入燃料,即可執行多次發射任務。

雖然火箭發射后,翻修成本和各種專項檢修工作,也是一個巨大的成本支出。

但是曾經任職于航天飛部門的美國宇航局前項目經理,史蒂夫·保盧斯(Steve Poulus)表示,這些成本應該不到50萬美元——遠低于一枚新火箭所需的6000萬美元成本。

同時,馬斯克也曾樂觀的表示,可重復使用的火箭,可以把航天發射的費用,降低到當前的1%左右。

雖然具體數值沒有對外公布,但是從馬斯克給出的夸張數據來看,可重復回收發射的火箭成本,要遠低于新造火箭。

作為對比,我國長征三號乙的發射成本是6000萬美元,這目前在國際上已經算是極具性價比的火箭發射方案,而歐洲的同類型火箭,價格是我國的3倍左右。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