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電動汽車大賣 中國市場功不可沒

發布時間:2020-08-21 11:00:24  |  來源:獵云網  

很多人都預料到了特斯拉的未來前景,但如今其在資本市場的瘋狂飆進,絕對是超出了太多人的想象。

一連串的記錄接連產生。截止北京時間 8 月 21 日,特斯拉再創新高,收盤股價已達 2001.83 美元,市值超過 3730 億美元,穩坐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似乎中國區鬧得沸沸揚揚的提車風波絲毫沒有影響它的股價瘋狂表現。

從時間的維度更能感受到速度之快。2020 年 1 月 21 日,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 1000 億美金;7 月 1 日,特斯拉漲至 2000 億美元;7 月 13 日,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 3000 億美元大關;如今的 8 月,特斯拉股價還在暴漲……

這也意味著 7 個月時間,特斯拉市值增幅到了 3.7 倍。一年間,市值更是上漲了 9 倍。

作為特斯拉第一大股東,埃隆 · 馬斯克的身價也水漲船高,超過 848 億美元,也因此超越法國奢侈品大亨、路威酩軒集團董事長伯納德 · 阿諾特,躋身全球第四大富豪。

但在 2019 年,馬斯克遠沒有現在那么風光。在突破產能瓶頸后,特斯拉馬上就面臨著需求疲軟的困境。企業私有化、2019 量產 50 萬、在線撕逼 SEC、一夜降價 30 萬、關店裁員…… 一系列的 “鬧劇”將馬斯克一次次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又拖延了造車進度,直到 5 月特斯拉工廠才全面復工。所幸,特斯拉和馬斯克都挺了過來。

從此前的業務深淵,到如今的人生巔峰,馬斯克是怎么辦到的?

電動車大賣,中國市場功不可沒前文提到的 2019 年特斯拉 “降價門”事件,可以看作是特斯拉業務的轉折點,突破產能瓶頸后,特斯拉的首要任務就是提振業績。特斯拉在 19 年初鬧出的一系列幺蛾子更多的是為了提振銷售數據,以及投資者日益低迷的信心。

2018 年,特斯拉營收 214.6 億美元,其中 69.3% 來自美國,8.2% 來自中國。歐洲市場作為特斯拉的第二大銷售市場,也不是那么樂觀,特斯拉歐洲銷售業務在 2019 年 1 月和 2 月大幅下滑,同比減少了 40%,環比降幅更是高達 63%。這時候,能否奪得中國消費者的芳心就顯得很關鍵了。

中國,一直是車企必爭之地,大眾、豐田、通用等品牌在中國動車幾十萬、上百萬輛的銷量誰不眼紅?天才企業家馬斯克能錯過這塊肥肉?

作為電動汽車界的 “老網紅”,特斯拉在中國消費者心里有著 “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形象。即便降價門讓無數車主怨聲載道,也不妨礙新一批用戶喜提特斯拉,高呼 “真香”。

此次馬斯克身價暴增,中國消費者功不可沒。

特斯拉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第二季度凈利潤為 1.29 億美元,并已連續四個季度盈利。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下,特斯拉 Q2 實現營收 60.36 億美元,同比下降 5%,遠高于 Estimate.com 的 54 億美元營收預期。

疫情原因,全球車市處于反彈階段,今年上半年特斯拉 Model3 全球銷售超 142000 臺,其中中國市場 Model3 銷量占其全球總銷量的 33%。

特斯拉從業務深淵一路坐火箭上天,一定有中國消費者瘋狂掃貨的助力(Q2 凈利潤 1.29 億美元,每股攤薄收益為 0.5 美元;去年同期特斯拉虧損 4.08 億美元,每股攤薄虧損 2.31 美元)。

中國汽車協會數據顯示,七月份豪華純電動車中,Model3 實際上線量達 11479 臺,而蔚來 ES6 上線 2614 臺,位居第二,足以看出特斯拉在中國純電動汽車領域的市場地位。

但特斯拉并不滿足于目前在中國市場的龍頭地位。

據外媒報道稱,上海的特斯拉超級工廠計劃招聘約 1000 名工人。此外,根據上海當地媒體的報道,ModelY 工廠目前正在安裝更多的汽車制造設備,為保證明年交付 MoselY 做準備。特斯拉此番在中國大幅度擴張,或許是為了應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的大規模增長,并將進一步擴大特斯拉汽車在中國市場的優勢地位。

韋德布什證券公司首席分析師 Dan Ives 表示,特斯拉在中國的需求仍在不斷上漲,Model 3 交付量有望在投產第一年達到 15 萬輛,而 Model Y 的交付量也有快速上漲的趨勢。

Wedbush 分析師表示,第三季度截至目前為止,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需求非常強勁,“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增長,對其股票的價值至少能貢獻 400 美元每股。預計在中國,電動汽車的使用率在未來 12-18 個月內還將大幅攀升。”

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無疑為特斯拉的投資者們打入了一針強心劑,也成為此次特斯拉股價暴漲的助力之一。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起老馬 “全民特斯拉”的野心,馬斯克希望特斯拉是所有人都負擔的起的 “大眾消費品”,高端車銷售觸及天花板,中低端車型提振銷量勢在必行,量產之后的特斯拉必須要拓寬銷量,才能進一步打開事業版圖。

在 Q2 電話會議上,馬斯克還放出利好消息,稱特斯拉上海工廠預計到今年年底實現 80% 的零部件本土化。也就是說,特斯拉還會更便宜!國產特斯拉大賣、特斯拉股價上漲也只是時間問題,馬斯克身價自然還會繼續水漲船高。

Dan Ives 還提到,不久后的特斯拉 “電池日”將有重要消息發出,如果特斯拉能夠解決頭疼已久的自研電池生產問題,那么股價仍有潛力進一步提升。

連續四季度盈利,特斯拉帶動新能源產業的狂歡Q2 盈利對于特斯拉來說非常關鍵,連續四個季度盈利后,特斯拉就獲得了躋身標普 500 指數的資格,那些管理數萬億美元、追蹤標普 500 指數的基金將會 “被迫”購買特斯拉的股票,以避免在跟蹤該指數表現時出現錯誤。一旦特斯拉加入,指數基金就必須要根據新的權重去進行資產配置,以便能緊跟指數,否則就失去了指數基金的意義。特斯拉股價也因此一舉突破關鍵阻力位 1000 美元,上升到 1300-1600 之間的箱型震蕩。

Vanguard Group 基金經理 Gerry O’Reilly 說:“假設特斯拉被納入指數,將是一個人人參與的交易標的。”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Adam Jonas 認為,最樂觀預期下,特斯拉 12 個月內會漲到 2500 美元。

當然由于特斯拉股價過于戲劇化,也有不少分析師看空特斯拉。但這并不壓抑不住股民們購入特斯拉股票的沖動,Q2 財報發布后不久,分析網站 Robintrack 稱,僅在他們的投資應用程序上,就有近 5 萬名投資者購入特斯拉股票。

短期的利好消息還有 11 日宣布的將現有流通股票 1:5 拆分的消息,該分拆將在 8 月 28 日美股收盤后生效。這意味著總價值不變,但是股價便宜 5 倍。從歷史上看,高股價股票拆分后總會吸引大量買盤,特別是明星高成長股。分析師認為特斯拉拆分后將吸引大量中小投資人入場。股價因此一舉突破 1600 美元關鍵阻力位。自該消息宣布后,特斯拉在過去四個交易日中已累計上漲 33%。

特斯拉的一路高歌猛進也帶動了全球新能源車行業。中國造車新勢力近半年風生水起,蔚來股價突破上市以來新高,6、7 月股價累計翻了 3 倍,理想汽車上市,小鵬汽車也遞交了 IPO 文件;恒大汽車剛剛推出 6 款概念車,市值就突破 3000 億港元,比母公司中國恒大市值還高;比亞迪超越上汽集團,成為 A 股市值最高的車企……

除此之外,中國的汽車供應鏈也受益頗多。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國產化逐步提高,帶動了上下游的汽車供應鏈產業,從車身、底盤構件、內外飾品,到動力和電子線路。由此形成了一批 “特斯拉概念股”,出現了特斯拉在北京時間晚上(即美東時間白天)漲跌,隔日 A 股的 “特斯拉概念股”跟漲跟跌的獨特現象。

口出 “狂言”馬斯克,十余年布局馬斯克馬斯克 2006 年發布的《特斯拉的秘密宏圖》就足夠超前了,但他 “瘋狂”的言論卻在一點點變為現實。

十多年來,埃隆 · 馬斯克一直嚴苛地遵循著他的秘密宏圖:特斯拉顛覆出行方式,SpaceX 開啟商業載人航天時代,還有 The Boring Company、SolarCity、Starlink、Neuralink 等花樣百出的項目。這些極具未來感的概念讓世界驚艷。

馬斯克總給人一種感覺,他似乎可以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他所做的那些事,件件都關系到人類的未來,對普通人來說,能干成其中一兩件,就足以吹一輩子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事全部都發生在他一個人身上。不得不說,馬斯克確實擁有讓人狂熱并為之買單的資本。

話又說回來,在今年 7 月舉辦的人工智能大會上,馬斯克又放話了,有信心在今年完成 level 5 自動駕駛功能或基本功能,對于特斯拉來說,基本的挑戰已經不存在了。Q2 電話會議上,馬斯克也提到了完全自動駕駛(FSD)。若當真如此,那這將是特斯拉有史以來最大型的資產估值升級。

老愛賣關子的馬斯克還說要在電池日上詳細討論動力電池,說不定特斯拉又要放大招了。要知道,生產便宜、更便宜的電動汽車是馬斯克的目標,但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制造成本占比最高的一環(38%),特斯拉的自研電池還無法大規模投入使用,這也是其造車成本進一步壓縮的阻礙之一,如果特斯拉能夠攻克這一難題,你懂的。

“預言家”老馬十多年來的布局從未偏離,也讓他多了幾分傳奇色彩。

如今,馬斯克又野心勃勃地開始嘗試讓人類能夠移民火星的未來 10 年計劃。

身價暴漲 572 億美元真就是人生巔峰了嗎?說不定,馬斯克如今賺錢只是為了湊夠去火星的路費呢。

不禁想問,移民火星就是馬斯克的終極目標嗎?誰知道呢?

關鍵詞: 特斯拉電動汽車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