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迎來入汛以來的最強降雨。8月12日23時,北京市氣象局發布暴雨橙色預警,預計至13日5時,海淀、豐臺、石景山、昌平的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將超過100毫米,北京城區降雨達暴雨級別。
這場暴雨姍姍來遲。
早在8月11日,一條“12日早晨至夜間本市將有大到暴雨,建議居家辦公”的消息就在北京人的手機朋友圈刷屏了。根據氣象部門預報,12日,京津冀地區將有一次區域性強降雨天氣過程,為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
到了12日,整個北京城都在等待這場大暴雨。然而,到了中午,天空中飄下的還只是淅淅瀝瀝的小雨。
北京網友紛紛吐槽預報不準。實際上,大暴雨只是遲到了,深夜肆虐北京。
對于此次的暴雨預報不準問題,氣象專家做出了解釋。
據國內媒體報道,中央氣象臺強天氣預報中心副主任藍渝指出:“對于強對流天氣的精細化預報仍是全世界氣象專家致力于攻克的領域,對致災性強對流天氣的準確預報仍是巨大難題。”
中央氣象臺正研級高工符嬌蘭說:“目前,基本可提前3天左右對強降水落區和強度進行較準確的預報,我國24小時暴雨預警準確率可達89%。”
符嬌蘭介紹,我國自主研發的GRAPES-3km中尺度模式給強降雨預報提供了技術支撐。
同時,中央氣象臺研發的精細化智能網格降水預報的精度空間分辨率可以達到5km分辨率、時間間隔為逐小時,同時還能根據實況進行滾動更新,不斷提高降水預報準確率。
關鍵詞: 暴雨姍姍來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