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水過后一定要消除以下飲食誤區 當心病從口入

發布時間:2020-07-22 14:22:00  |  來源:科普中國  

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集中頻繁發生。據水利部相關消息,長江、黃河上游、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先后發生編號洪水。洪水不但直接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還可能污染食物、飲水,間接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在洪水過后,一定要消除以下飲食誤區,才能更好的保護我們的健康。

誤區一:洪水過后,水里撈起的魚當然可以吃

從洪水中撈起的死魚死蝦是不能吃的。漲水時,因為水中有機物分解速度加快,耗氧量增大,容易促使魚蝦蟹因缺氧而死亡,魚蝦蟹體表、鰓和腸道中都含有一定數量的細菌,死后極易腐敗變質。同時,洪水來臨時水源來源復雜,易引起魚蝦蟹細菌性病變和死亡。人若食用死魚蝦蟹,容易引發胃腸疾病,甚至出現中毒。

誤區二:米、大豆被洪水泡了后,曬干就可以食用

米、谷物等糧食,如果被洪水浸泡且被污染,是不能食用的。特別是花生、豆類食品,水泡之后,又遇到高溫天氣,極易發芽和引起霉變,從而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毒素。如果在沒有辦法判斷是否有毒的情況下,這樣的糧食就不應食用了。

誤區三:生水可以直接喝

洪水中可能存在大量的細菌、病毒、寄生蟲,如果人們直接飲用生水,容易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安全起見,應飲用開水、純凈水、礦泉水。在洪水來襲時,一定要注意防止病從口入。

關鍵詞: 消除以下飲食誤區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