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來,受持續強降雨和長江中上游來水影響,安慶市遭遇嚴重汛情,長江水位安慶段漲勢迅猛,防汛形勢驟然嚴峻,長江防汛抗洪保衛戰全面打響,其中橫貫安慶市城區、宿松縣、望江縣、懷寧縣、太湖縣等地175.5公里的同馬大堤遭遇歷史重要考驗。
汛情就是命令,安慶市各地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聞“汛”而動,組織青年志愿者、青年突擊隊奔赴抗洪前線,吹響青春集結號,筑牢防汛抗災的“青春堤壩”,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攻堅戰。
防汛:險情在哪團干就在哪
“第一次上堤,第一次巡堤,第一次睡在大堤上。”7月14日晚10時,在團安慶市委防汛集中包保點——大觀區海口鎮廣成圩南埂段,團安慶市委組織部部長張俊連用了三個“第一次”。
張俊說,作為青年干部,首先是要服從黨委統一安排,險情在哪里,哪里就有青年干部。從坐在辦公室到抗洪一線巡查,總覺得防汛知識很欠缺,一直在學習則方面知識。
站在大堤上,記者借手電筒的光發現,這里緊挨長江水面,江水離堤岸很近,很多野草已經被淹沒,一陣風來,只聽見江水嘩嘩聲響。當天水位18.36米,已經逼近歷史最高水位18.74米。
張俊透露,7月13日晚接到市委通知,團市委機關及二級機構五名黨員干部組成了青年突擊隊,到堤壩值守。“已經干了一天,今晚要通宵執勤,負責一公里范圍的巡查。突擊隊分了工,白天三人巡線,晚上兩人值班,一個來回40分鐘,還不包括對堤壩斜坡面的巡檢”。
走進團市委大堤上的值班室,這間不足10平方米的帳篷里,只有兩張硬板床和一箱水,周圍地上都是石頭、泥土,床頭的記錄本上記著一組數據和信息。“剛才床頭突然蹦出一只青蛙,聽老鄉說還可能有蛇出沒,確實沒感受過這么艱苦的條件。”值守的團市委聯絡部負責人周鈞說,“一定會迅速轉變角色,下定決心,堅持洪水不退我們不退。”
記者獲悉,受連續強降雨和上游來水影響,長江安慶段水位持續上漲。根據部署,市直屬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已有兩千四百多名黨員下沉到同馬大堤防汛一線。
“未來兩天還有強降雨,這些年輕人的到來,一下子提高了村里防汛的戰斗力和凝聚力”。現場,黃埂村村干部高翠芳表示,當前防汛形勢嚴峻,在最需要人手時候,這群青年干部來了。
近日,團省委發出號召:全省各級團組織要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組建青年突擊隊、青年志愿服務隊,聞“汛”而動,逆水而行。
“我們通過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發出《致全市廣大團員青年的倡議書》,全市各縣(市、區)相繼建立青年突擊隊、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協助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做好值班值守、災情巡察、群眾轉移、路面清理等工作。”團市委書記朱顯璋告訴記者,號召發出后,僅僅一天就超過200人報名,目前的青年志愿者儲備力量正不斷增加,并隨時待命。
團望江縣委成立了20人的城區防汛青年突擊隊,團縣委書記魯和禮在縣防汛指揮部工作,兩名副書記在各自鄉(鎮)責任段指揮防汛工作,學少部部長在同馬大堤皖河段參與防汛,僅一人在單位留守。
團大觀區委第一時間發出行動令、倡議書,組建了區直屬部門搶險預備隊伍,九十余名青年干部連夜奔赴海口鎮,參與搶筑培文東江壩和轉移安置群眾。
抗洪:大堤上團旗迎風飄揚
7月12日下午,安慶市迎江區長風鄉新義村外護圩水位高漲,即將漫堤,形勢十分嚴峻。
“團區委在得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授權情況下,帶領第一批應急青年突擊隊緊急奔赴險情一線”。團迎江區委書記程瑞馨介紹,抵達現場后,隊員們快速反應、果斷行動,根據現場指揮高效、有序地開展搶險工作,鏟土,裝袋,運袋,壘袋,爭分奪秒,與上漲的江水搶時間、搶進度。
天公不因人力的辛苦而有所憐惜,在大家奮戰的當口,瓢潑大雨傾盆而下,隊員們都給淋成了落湯雞。躲過了這場陣雨,顧不得身上的雨水、汗水,還有滿身的疲憊,又掄起鐵鍬,分秒必爭地干了起來。經過數小時的緊張戰斗,到夜里9時,一條六十多米的土袋圩堤加固起來了,險情得到緩解。
7月14日下午,在泥濘不堪的新義圩上,記者見到了正在戰斗的迎江區青年突擊隊,在一片紅馬甲里,女隊員江歡正在傳遞沙袋,看得出來,她很吃力,青春的臉龐堆滿汗水。
今年剛19歲的江歡就住在新義村,是重慶理工大學學生。“我是在網上報名參加的,昨天就上堤了,主要是參與巡堤,今天圩堤漏得很,就過來幫忙了”。江歡說,她的父親也在大堤上,身后就是自己的家園,能夠參與抗洪搶險真的很有意義。
在現場,剛入職的團迎江區委干部朱琦玥透露,當前的形勢非常危急,許多青年志愿者在大堤上已奮戰七天了,雖身心疲憊,但戰天斗地的豪情填滿胸腔。
“自7月10日安慶市啟動II級防汛應急響應后,團迎江區委接到相關指令后,第一時間就發布了防汛青年志愿者招募公告,號召全區團員、青年及志愿者們迅速行動,投入防汛救災志愿工作”。程瑞馨介紹,公告發出后,廣大團員、青年積極響應,首批20人的應急搶險隊伍迅速組建。“現在,我們的應急隊伍不斷壯大,青年志愿者群里的人數不斷增多,都要早上前線搶險救援,出力貢獻的意愿越來越迫切”。
和江歡一樣,越來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加入到防汛突擊隊。截至7月15日,團區委儲備防汛青年志愿力量一百一十余人,組織投入一線搶險七十多人次。
汛情發生以來,團宜秀區委組建了六支青年志愿隊,共招募116名青年志愿者奔赴防汛第一線參與巡堤查險、應急搶險、物資搬運、巡圩護圩、堤坡清障等防汛救災工作。團太湖縣委書記郝瑩帶領全體干部、職工三班倒參與防汛值守,全縣各級團組織累計組織兩百余名團員、青年參與巡堤查險和搶險、裝填搬運砂石和值班值守等工作,以實際行動為抗洪救災貢獻青春力量。
救災:青年突擊隊沖鋒在前
7月15日下午,連續的暴雨驟停,久違的陽光灑在宿松縣洲頭鄉中心小學美麗寬敞的運動場上,該鄉團委書記王亮正帶著孩子們玩拍皮球游戲。
這群孩子有大有小,都是來自泗洲村,看的高興,玩的開心。不遠處,同馬大堤下的江水暫時平靜,很難想象五天前,29歲的王亮和青年突擊隊參與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救災大轉移。
入汛以來,宿松縣防汛形勢最嚴峻,是安慶市第一個啟動I級防汛應急響應的。永天圩是該縣一個萬畝大圩,在同馬大堤外圍,涉及該縣匯口、洲頭兩個鄉(鎮),常住人口近2000人。7月10日晚,宿松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出命令,要求在11日下午6時前將圩內居住人員全部轉移至安全地帶。
“當晚10時,接到了鄉里緊急通知,鄉、村干部全部趕到位于圩內的泗洲村部,要求當晚必須摸清哪些村民在家,有沒有親戚可以投靠”。王亮回憶,當時下大雨,所有人撐著傘、打著手電筒,疾步往群眾家中走。“圩堤底下有幾排民房,還有很多村民住在圩頂,路很難走,非常濕滑,坡度約有60度。
泗州村共13個村民組,干部分成13個摸排小隊,由村干部或村民組組長帶隊,再加上30名緊急集結的青年志愿者,每隊有三四人。王亮被安排摸排第11村民組70戶村民。
一直忙到11日凌晨2時,王亮等人來到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奶奶家,喊了十多分鐘,老人家才開門。一問得知,女兒、女婿在縣城,撥通了老人女婿的電話,請他在天亮前把老人接走。“后來,我們返回看了三次,直到確認她女婿來把她接走才放心。”王亮說。
摸排完每一戶的情況,已是凌晨3時多。天一亮,宿松縣從縣直屬單位抽調39人,并調度10輛中巴車支援,派出所民警也加入戰斗。13個小組挨家挨戶幫忙搬東西,將百姓送到十幾千米外的安置點洲頭鄉中心小學。
“沒一個人敢浪費時間,現場情況實在太緊急了”。王亮回憶,到了最后,還剩兩個超市的貨物沒搬完。王亮等人用肩膀和雙手把超市里的貨物和所有貨架搬到三樓,將近八個小時才搬完。
7月11日下午3點多,這支由縣、鄉、村各級干部和志愿者組成的應急突擊,僅用17小時就轉移泗洲村在家的407戶905名村民。“每戶人家至少跑六個來回,時不時觀察轉移進度,還要統計村民有什么困難,挨家挨戶解決。忙起來,衣服全濕,根本感覺不到累”。王亮坦言,等真正歇下來,才覺得兩只腳已全部發麻,嗓子也發了炎。
“摸排名單,統計數據,上門勸導,確認信息,轉移群眾,每個環節環環相扣,不能出一點錯”。在洲頭鄉黨委宣傳委員周美平看來,這場戰斗的勝利離不開干部、群眾齊心協力,更是多虧了一幫青年的沖鋒奉獻。
聞“汛”而動,逆水前行。7月12日清晨,團懷寧縣委組織五十余名青年突擊隊隊員前往受災嚴重的石門湖圩懷寧石鏡鄉段開展防汛抗災,隊員們上堤壩、裝沙袋、扛沙包,用實際行動在防汛一線筑起了“青春堤壩”。7月13日,團桐城市委組織市公安局青年志愿服務隊、情系愛心聯合會及社會青年志愿者共五十余人到雙港鎮練潭圩參與防汛應急搶險,搭建子堤,搶護管涌。
安置:志愿服務溫暖抵人心
送餐、打掃、搬床、鋪被、門口值勤、陪孩子做游戲、課業輔導、聯系安慶師范大學團委邀請學生來送教……7月11日至今,團懷寧縣委學少部部長程敏琴組織青年志愿者分赴受災群眾安置點——洪鋪鎮中心學校和洪鋪鎮初級中學,為那里的群眾送去溫暖、熱情的各項服務。
受持續降雨影響,目前,懷寧縣已經啟動II級防汛應急響應。團縣委積極響應縣委號召,運用新媒體平臺,緊急招募防汛青年志愿者,目前已有一百五十余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加入防汛救災志愿服務群。
7月11日,李飛主動報名參加團縣委的志愿服務號召,隨青年突擊隊前往受災嚴重的石門湖圩懷寧石鏡鄉段開展防汛抗災,上堤壩,裝沙袋,扛沙包,還抽空拍照片。隨后,他沒有休息,直接趕到安置點洪鋪鎮中心學校參與志愿服務。
“很有意義,家里人也很支持”。李飛告訴記者,只要洪水不退就一直干下去,能夠幫助受難的人自己也很幸福。
“青年志愿者解決了我們安置點上許多難題”。洪鋪鎮中心學校校長董東說,學校安置了223名鄉親,要做的事情太多,需要青年生力軍的加入。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在團組織的引領下,特別是團干部和團員先鋒作用的帶領下,社會人士和企業紛紛捐資捐物、奉獻愛心,援助防汛一線。
7月13日,團縣委發布《致全縣各級團組織、團員青年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防汛抗災倡議書》,號召全縣各級團組織、團員、青年、愛心人士迅速行動,積極投身到防汛抗災工作中。目前,已接收愛心企業家捐贈雨衣1000件。和李飛一樣150名青年報名參加了青年志愿服務。
連日來,安慶市各縣(區)青年志愿者們也積極參加防汛志愿服務,展示青年的責任擔當。7月12日,團桐城市委組織青年志愿者到災情較為嚴峻的雙港鎮,將由愛心企業百年皖酒公司捐贈的100件礦泉水和100箱方便面送至了受災群眾安置點,慰問雙鋪初級中學安置點群眾。
7月12日,團宿松縣委聯合縣內社會組織到洲區安置點發放共計6.8萬元物資,并已經籌集消毒液100桶、礦泉水340箱、方便面310箱及相關防暑用品。
關鍵詞: 同馬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