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手寫書信致敬最美逆行者 表達感動之情

發布時間:2020-06-24 13:04:41  |  來源:光明網  

日前,由湖北省郵政分公司與湖北日報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致敬最美逆行者”2020年書信中國(湖北站)文化傳播活動在湖北開展,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參與。

本活動由湖北省郵政分公司與湖北日報傳媒集團聯合主辦,旨在引導社會大眾將內心的感情化作文字,以手寫書信為溝通紐帶,抒發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疫中的感動,展現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襄陽、荊州、荊門、潛江等地,當地中小學生通過孩子們的視角,以“致敬最美逆行者”為主題,講述了對“逆行者”們的敬愛之情。

襄陽市昭明小學四(4)班的同學聶靜雅在寫給遼寧、寧夏援助醫療隊的叔叔、阿姨們的信中說道,她首先代表襄陽的少先隊員向你們敬禮,謝謝你們在襄陽遇到危難時刻,伸出了援助之手。你們的到來讓襄陽人民倍受鼓舞和激勵。每每在電視上看到的都是由于長時間戴口罩的原因,你們漂亮的臉蛋上留下了深深的壓痕;脫下防護服的時候,全身上下已經浸透了汗水;為了省防護服,不能頻繁的上廁所,你們穿上了尿不濕……你們的付出,裝在600萬襄陽人民的眼眶里。難忘襄陽戰“疫”的初步勝利,歡送援助醫療隊員回家,現場有人拍照,有人鼓掌,有人落淚……現場短短的幾十秒鐘,卻給自己留下了長長的記憶。英雄的身影漸行漸遠,留下的是重煥生機的古城襄陽。如今的襄陽山河無恙,城市正在復蘇,街道已恢復了往日的生機。相信很快我們會摘下口罩,坐在熟悉的教室里讀書,學習。謝謝你們守護襄陽!

荊州市公安縣二年級的曾泓超同學在他寫給“最美逆行者”的信中說道,他的媽媽是公安一中的一名英語教師。在疫情期間,媽媽好像“不是”自己的媽媽了。她每天忙著選教學資源、查找資料、做課件,忙著學習怎么用教學軟件、怎么用釘釘做直播課、怎么用視頻會議上課。原本固定的每晚睡前故事“缺席”了,是因為她晚上要在手機上批改作業、用微信語音給學生答疑解惑。曾同學特別提到有一次,因為一些學生在家上網課效果不好,又整天玩游戲,以致成績落差較大,他的媽媽決定去學生家做家訪。媽媽出門前,他哭著拿了一個水果去給媽媽,并追問要是你被傳染了那怎么辦啊?他媽媽說:“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都要用自己的螢燭之光,照亮信念與希望。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荊門市掇刀石小學六(5)班的楊秋石同學在寫給荊門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負責人的信中說到,他的姐姐是一名社區工作者,今年二十四歲,是疫情期間“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員。武漢“疫情”暴發以后,姐姐總是天不亮就起床去上班,天黑才回家。沒有公交車,上下班只能步行,在路上就要走四十多分鐘。每天周而復始,周末也從不休息。大年三十那天,姐姐去所轄的幾個小區里貼關于疫情宣傳海報。剛出門不久,雨點兒便如子彈一般從天上“掃射”下來。等到十二點多,終于回到家的姐姐又讓一家人的心揪成一團。只見姐姐渾身上下淌著雨水,頭發象毛線團一般纏繞在一起,不斷響起的噴嚏聲比雷聲還要嚇人,可姐姐的臉上卻洋溢著淡淡的微笑,沒有絲毫怨言。楊同學說,他給荊門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負責人寫信,是希望能鼓勵一下他的姐姐。

來自潛江市園林高中高二(五)班的魯玟君同學在寫給“最美逆行者”的信中說,我們看到年已八旬的鐘南山院士毅然奔赴“抗疫”一線,耄耋之年依舊把祖國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為后輩青年詮釋了使命與責任的真正意義;一群90后學著前輩的模樣,穿上白色戰袍救死扶傷,向后輩青年詮釋了奮斗懷擔當的真正意義;村支書的花式喊話、愛國華僑萬里運送醫療物資、志愿者為醫護、警務人員提供幫助、一線記者在“戰地”的堅守,老百姓的眾志成城為的后輩青年詮釋愛國與團結的真正意義。而00后的我們,即將步入社會。從此,每個人對國家自豪感又強了一分,自己的奮斗目標又清晰了一分。相信人間大愛溫暖,更相信自己努力拼搏的明天。

部分市州還通過集郵協會與學校開展活動,組織學生通過書信,為援鄂醫療隊隊員送去祝福。孩子們在嚴格的疫情防控流程下,將寫好的感恩信投遞到少年郵局,活動為孩子們在心里種了下希望的種子。截止到目前,組委會已收到各類稿件超過5000份。

湖北郵政秉承“人民郵政為人民”的服務宗旨,彰顯央企擔當,曾多次組織開展大型書信文化活動,傳承傳統文化,傳播社會正能量。作為本次書信文化傳播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省各級郵政企業還將結合地方特色,開展多種形式的書信文化延伸活動,讓更多人感受到書信魅力,表達對“最美逆行者”的感謝、感恩、感動之情。

關鍵詞: 致敬最美逆行者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