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境外上市的“BAT”們,有望回歸境內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科創板等上市。
4月30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簡稱《試點公告》),已在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和尚未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在境內發行股票或CDR(中國存托憑證),標準大大降低。
其中,《試點公告》針對已境外上市紅籌企業的市值要求做出調整,提供兩條標準供選擇:一是市值不低于2000億元人民幣;二是市值2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對于尚未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申請在境內上市的,企業需要在申報前就存量股份減持等涉及用匯的事項形成方案,報中國證監會,由中國證監會征求相關主管部門意見。
“從市值來看,我們符合標準,但目前還不清楚選擇回A股還是赴港二次上市。”一家符合條件的科技公司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按照最新標準來看,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美團點評、京東、拼多多、百度、小米等在內的科技企業,市值都在2000億人民幣以上;而市值200億人民幣以上的科技公司則包括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微博、愛奇藝、攜程等。
一直以來,A股的績優股主要集中在白酒、家電、金融等傳統行業,高科技類公司相對較少。過去,不少高科技公司之所以去境外上市,是因為從中國的相關法律來看,使用了VIE結構的這些科技企業是外資公司,這一問題存在著政策的障礙。
但對上述科技公司而言,它們業務主要面向的市場和用戶大部分都在國內,如果股東也在國內不失為一種理想的狀態。以在去年市值超越百度的拼多多為例,目前拼多多平臺年活躍買家數達5.852億,年活躍商家數超過510萬,主要集中在中國市場。
此前,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曾在接受第一財經等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2005年百度從美國上市之后就和證監會交流過,希望能夠回A股上市,百度時刻準備著, “不需要特殊政策支持,只要讓我們上就行。”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試點公告》的推出是在為紅籌股回歸A股完善制度保障,但如果是兩地上市,是否具備跨市場流動性還是類似H股存在雙軌制等細節問題,目前還未可知。
針對此次最新出臺的《試點公告》,凡德投資總經理陳尊德認為,如果能夠將科技領域的龍頭明星企業吸引到A股市場,將對整個市場的振興起到很大作用,同時提升A股指數。
他同時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政策將對百度、京東等已在美上市、近年傳出計劃在香港二次IPO的中概股更具吸引力,因為A股退出時流通性比港股好,而且A股估值相較港股更高,股東的股權價值也會更高,因此在選擇上市地點時,股東會做出多方面對比。
針對紅籌企業境內上市門檻再次降低,華菁證券常務副總經理魏山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項政策籌備許久,利于將A股與港股等其他市場拉到同一起跑線,同時為上市公司提供多地資本布局的新選項。
對已上市科技公司而言,魏山巍認為肯定是重大利好,給它們提供了新的多地資本布局選擇。但市值在200億人民幣以上的公司大多有較成熟的戰略考量與資本布局,不會貿然做出沖動選擇;至于非上市科技公司一直都未缺位,科創板和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中都已有涉及。
“中國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大勢已成,科創板試點改革,創業板進一步推進,中國資本市場初步具備全球競爭力。” 魏山巍說。
此外,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也強調,目前政策正在密集出臺,很多政策最終的詳細解釋權在證監會,市場仍應謹慎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