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這些手機或將成為歷史:拍照手機、游戲手機將逐漸消失

發布時間:2021-01-04 11:27:55  |  來源:雷科技  

2020 年已經過去,這一年,我們看到了安卓手機的穩步前行,也目睹蘋果時隔三年的更新換代。盡管有疫情這個 Debuff,但中國手機市場依然以極其快的速度復蘇,充分體現了國產品牌的韌性。1 月 1 日,下一代旗艦小米 11 也已開售,向我們展開了新一年的畫卷。

不過在手機市場向 2020 年告別的時候,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手機可能聽不到 2021 的鐘聲了。這些手機并不局限于某個品牌,而是近年手機市場轉型期下的寫照。

2021 年到來,一些手機已經開始走在了消失的路上。

拍照手機成歷史

“拍照手機”作為中國曾經最為流行的詞匯,一度成為各大手機品牌的宣傳標語。從 OPPO R 系列開始,國內手機開始擺脫單一的 “唯性能論”,拍照、售后、設計等功能主導線下手機體驗。以美圖為首的美顏手機也對傳統手機的拍照風格構成了挑戰,除蘋果之外,越來越多的廠商從 “真實”變成 “真香”。

OPPO R9 發布的 2016 年是一個標志性時間點,這一年,國內手機市場總銷量達到歷史最高點,線下開始和線上爭搶市場,線下機型憑借美顏算法,對線上市場實現了宣傳壓制。

也是從那時開始,國產線上品牌開始集體加班補課,研習東亞美顏術。此時相當一部分中端機型,開始以拍照而不是性能為賣點,華為 nova 就是典型案例。

2018 年華為 P20 系列的發布,又將手機拍照推向了最高潮,定制大底 + 特有算法 + 人工智能的配合,打造了屬于計算攝影的新紀元。

華為締造的專業壁壘,離不開研發的不斷投入,為了追趕華為,小米推出了主推拍照的 CC 系列,開始試水先鋒硬件來為正代旗艦鋪路。OPPO 等原先主打美顏的手機廠商也開始向深度科技轉型,潛望式鏡頭等黑科技層出不窮。

時至今日,專門負責拍照的 “拍照手機”已經越來越少。一方面,各大廠商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軟硬件拍攝協同方案,可以用在大規模量產機上;另一方面,消費者對于中端手機的需求開始均衡化,傳統的拍照品類被收納在更大體量的年輕品牌下,哪怕是華為的 nova 系列,也開始用涵義更廣的 “時尚”概念替代拍照概念,作為手機最主要賣點。

可以預想到在 2021 年,屬于拍照手機的空間會越來越少,但經過了拍照手機的洗禮后,旗艦和中端機型的拍照能力較幾年前也有了長足進步。

極致輕薄不會來

雖然隨著 5nm 制程處理器的普及,今年旗艦機能耗比會更加好看,理論上可以減輕手機散熱和續航上的壓力,但對于希望極致輕薄的用戶來說,輕薄手機的處境可能會比去年更加艱難。幾年前流行的重量 150g、7mm 厚度的輕薄手機,依然不會到來。

2020 年的安卓旗艦機,不約而同地采用了 4000mAh 的超大電池,隨著高刷屏的加入,部分品牌甚至開始將手機電池上調至 5000mAh,但這依然不夠。

小雷拿來一張 2016 年的電量配置圖,可以看到,目前看似累贅的手機,其實已經盡可能地在 2016 年的設計尺寸上推進全面屏、做大電池(加大能量密度),只不過由于線性馬達、揚聲器等配置,讓電池體積始終不能擴大很多。

從小米 11、Galaxy S21 等機型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安卓品牌更傾向于在超高配置的旗艦上 “增重”,重量優化則留給普通品牌,例如小米 11 就從 208g 下降到 196g,厚度也來到了 8mm 出頭。但這并不代表輕薄機型的未來到了,以目前相對輕薄的一加 8T 為例,它也有 8.4mm 厚,188g 重,廠商已經做到了極限。

不得不承認,2021 年的輕薄手機市場依舊不好過。主打輕薄的 iPhone SE 和 iPhone 12 mini 并沒有帶來銷量奇跡,mini 也沒有在供應鏈泄露的未來增產名單上,而減重 32g 的 iPhone 12,用戶最關心的反而是其續航水平是否倒退,不管迷你屏黨如何嘆息,屬于輕薄化手機的未來依然很遙遠。

游戲手機已遇冷

如果說拍照手機和輕薄手機的日落西山是注定的,小雷認為,在 2021 年,游戲手機也會迎來衰落,這想必會出乎相當一部分人的意料。但事實就是如此。

從游戲手機的重度參與方——京東的宣傳口徑可以看出,游戲手機的市場體量并沒有較去年有著突破性發展。要知道,2019 年中國游戲手機的銷量漲了三倍,宣傳可謂是鋪天蓋地,2020 年反而銷量宣傳力度有所減小,這充分說明游戲手機在今年的銷量并不如去年那么令人驚喜。

游戲品牌觸頂,側面反映了游戲領域的競爭開始變得激烈,一方面,普通旗艦手機也開始向著高性能、大電池的方向努力,并解決了困擾許久的散熱問題;另一方面,高通的 “游戲芯”865 Plus 也沒有形成足夠的差異化競爭,去年下半年不少旗艦機依然采用成熟的 865 平臺進行優化。

在系統、散熱等要素都被超過的當下,游戲手機想要做出花越來越難。原本 2020 年初,黑鯊研究出了獨特性的 “串充并放”充電方案,可實現低溫高速 90W 充電,但到了年中,各家的百瓦快充紛紛出爐,黑鯊的方案不再領先。

目前來看,游戲手機唯一的機會,就是與游戲大作合作進行特定優化。不過在原神和使命召喚之后,2021 年還有多少大作能順利登陸還未可知。從米哈游與騰訊的選擇來看,他們更傾向于和大眾手機品牌進行合作優化(蘋果、榮耀),游戲廠商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結束,后續就要看他們背后的品牌資源了。

手機市場的周期律

其實,2021 年與其說是大批手機消失的一年,倒不如說是中高端手機回歸均衡的一年。廠商從全面屏時代開始的技術投入,終于在 2020 年收獲了豐碩的果實,這些深度技術的研發,讓消費者體驗到了更加成熟、均衡的高端手機,那些時代的 “過渡產物”退去,似乎也是必然。

小雷認為,在今年,我們將會見到技術實力更加充裕的國產手機。屏下攝像頭、百瓦快充的量產化,將會深層次地推動手機的技術進步。對于資源不那么充足的廠商來說,以往“劍走偏鋒”的套路,開始有些不管用了。未來的時代,勢必是一個從生態到硬件,全面發展的時代。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