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二號”在完成第25月晝工作:行駛里程已突破600米

發布時間:2020-12-22 10:28:55  |  來源:IT之家  

12月22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發布,嫦娥四號著陸器和 “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于 12 月 22 日 5 時和 21 日 19 時 22 分完成第 25 月晝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號著陸器和 “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面工作 719 天,月球車累計行駛 600.55 米。

IT之家獲悉,科研人員對 25 個月晝所獲得的探測數據進行研究分析,持續產出科學成果。近期發表于國際權威學術期刊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Xu et al 2020)上的一篇科學成果表明,搭載在嫦娥四號著陸器上的月球中子和輻射劑量儀在月球背面探測到了一個太陽高能粒子事件(SEP)。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表面探測到 SEP,驗證了儀器性能,也對 SEP 的加速機制和加速源區做了詳細分析。

嫦娥四號之前的就位觀測結果表明,月球表面的輻射強度大約是地球上輻射強度的 100 倍左右(Zhang et al. 2020, Space. Adv.)。由于月球沒有像地球一樣的大氣和磁場,銀河宇宙線(Galactic cosmic ray,GCR)可以輕松到達月球表面,這樣高強度的背景輻射會對在月球表面作業的宇航員造成損傷。此外,當太陽活動爆發時,太陽高能粒子事件還會導致成千上萬倍的粒子流量增長,空間輻射也會極大增強。因此,對太陽高能粒子到達月球的觀測尤其重要。

2019 年,太陽處于活動極小年,很長時間沒有太陽黑子出現,觀測到太陽高能粒子事件的機會更是很小。 嫦娥四號捕捉到了這樣一個事件。研究發現,無論是電子還是質子都表現出很好的速度彌散,通過對數據點進行線性擬合,可以推出粒子從加速區釋放的時間以及粒子到達月球前在行星際空間傳輸的距離。

此外,進一步分析了這次 SEP 事件的質子能譜,包括 GCR 背景的能譜以及扣除背景的能譜。根據扣除背景的能譜,利用破折冪律譜對其進行了擬合,發現能量拐點大概為 2.5MeV。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