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提前5個月完成年度目標:他們的新用戶是從哪來的

發布時間:2020-11-30 11:30:21  |  來源:極客公園  

相比 2019 年 Q4 的 1.3 億,B 站今年在用戶數方面的增長已經超過 50%。從社區層面上來看,涌入 50% 新用戶的 B 站與去年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B 站做了哪些事?它們各自取得了怎樣的效果?我們可以從品牌和內容兩個角度來看。

品牌:三部曲和新 slogan

如果把時間拉回到 2019 年,「嗶哩嗶哩」在大眾認識里仍然是一個小眾的 ACG 視頻網站,稍有了解的人會知道它獨特的社區屬性,但濃厚的社區文化也意味著新用戶難以融入。

這個印象在今年發生了變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B 站的一系列品牌活動。

年初因為口碑而獲得長尾傳播的跨年晚會是一個開始,這之后,B 站有計劃地展開一系列品牌營銷活動,其中影響力最大的就是被稱為「三部曲」的《后浪》《入海》和《喜相逢》三部短片。

B 站宣傳片《后浪》

宣傳片《后浪》以積極正能量的基調,展示了 B 站以年輕人為主的社區形象。這一投放央視的宣傳短片,在網絡上掀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褒貶不一,成為了勞動節假期最熱門的話題。

據相關負責人之后接受的媒體采訪,B 站本身并沒有對《后浪》抱有過高的期待,他們也對這樣的傳播效果感到意外。但歸根結底,《后浪》的傳播證明它擊中了很大一部分人群,其出乎意料的效果一部分來源于大環境里年輕人心理的變化,另外一部分也來源于 B 站作為一家商業公司,從偏居一隅到躋身主流以至于外界不得不正視的改變。

《入海》是 B 站與歌手毛不易聯合發布的歌曲,目標是即將畢業和剛剛畢業的年輕人。相比演講形態的《后浪》,《入海》作為一首平緩的音樂,表達更加柔和,獲得了不少年輕人的認可,之后 B 站也相應地在社區內部舉辦了《入海》的二次創作活動。

《喜相逢》則發布在 B 站的十一周年活動上。比起前兩則視頻,《喜相逢》是純粹的品牌宣傳片,視頻中的主角,是與年輕人相差甚遠的中老年人。《喜相逢》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是 B 站為剛剛更新的 slogan 作詮釋的視頻。

六月初,B 站發布了品牌 slogan「你感興趣的視頻都在 B 站」,這一標語短暫地替代了誕生十年的 B 站吉祥物 2233 娘,登上 bilibili app 的開屏首頁。

隨后是鋪天蓋地的宣傳,在各個城市的地鐵、公交、電梯里投放廣告,其中大多是以頭部 Up 主為形象,配以「你感興趣的視頻都在 B 站」作為標語。不僅僅是大城市,B 站甚至把廣告投放在了農村的土墻上。

線上線下海量的投放帶來了巨大的成本,Q3 財報顯示,B 站營業成本同比增長 138%,其中銷售和營銷成本同比增長 227%,占據大部分營業成本。財報中 B 站寫道:「該增長主要歸因于與 Bilibili 的 app 和品牌相關渠道和營銷費用的增加,以及公司手機游戲的促銷費用。」

好在品牌活動的拉新效果顯著。繼用戶增長擺脫疫情影響之后,B 站的活躍用戶在 Q3 再次迎來了大規模的增長。當然,這部分增長并不僅僅歸因于品牌作用,內容也是 B 站拉新的重要手段。

內容:像做動畫那樣做電影

如前文所說,往年 B 站在大眾眼里的印象一直是 ACG 視頻網站,平臺上的 PGC 內容大多是核心用戶喜歡的日本動畫,以及 B 站自己深度參與、投資的國產動畫(去年引起出圈討論的《三體》動畫就屬于此類)。

但是在今年,B 站在多個領域進行了內容的采買和自制,這些多元 PGC 內容的引入是 B 站拉新的重要手段。

我們可以從綜藝和影視兩個方面來看。

綜藝方面,B 站自制的《說唱新世代》,邀請黃子韜、李宇春等高流量明星參與。據統計,在說唱類綜藝中,B 站節目的流量雖然遜于最為熱門的《中國新說唱》,但口碑(如豆瓣評分)卻超越后者。并且在流量上,B 站的《說唱新世代》也領先于有著更多綜藝經驗的芒果 TV(說唱聽我的)。此外,B 站還與東方衛視聯合制作了真人秀節目《花樣實習生》,邀請蔡明、韓喬生等老一代明星參與,「老藝術家」和「實習生」的反差效果獲

《說唱新世代》的「土酷」風格打出了差異化

與優愛騰等長視頻平臺不同,B 站的社區屬性強化了綜藝本身的互動性。《說唱新世代》的開播在 B 站掀起了一波說唱熱,因為說唱較低的入門門檻,很多非音樂類的 Up 主都開始發布說唱視頻。此外,B 站還找到很多音樂區 Up 主參與到綜藝中,進行探班、采訪等活動,讓很多原生用戶(Up 主的粉絲)關注到節目。

劇集方面,B 站在 8 月底宣布以 5.13 億港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隨后便與歡喜聯合播出了《風犬少年的天空》。這是 B 站首次力推真人主演的劇集。《風犬》口碑良好,在 B 站上獲得了 3.8 億的播放。據 COO 李旎在采訪中表示,《風犬》在站外拉新和會員轉化方面的成績超出了 B 站的預期。

歡喜更重要的資源是電影方面,股東包括寧浩、張藝謀、徐崢等國內一線導演。日前,B 站獨家上線了陳可辛的新作《奪冠》,采用付費觀看模式。為這部作品,B 站罕見地給出了 app logo、開屏頁以及網頁端主頁 banner 等重要推廣資源。這部電影僅一個周末就收獲了超過千萬的播放。

《奪冠》在 B 站獨家播出

此外,11 月 B 站還與金雞獎達成合作,成為后者的全程戰略合作伙伴,在活動上,B 站宣布與寧浩的壞猴子影業深度合作,扶持青年導演,每年將制作 30 部短片在 B 站獨播,并將其中的優秀作品進行電影、游戲、動畫等多種形式的 IP 化開發。

這一合作形式與 B 站在動畫領域的動作非常相似。日前,B 站還舉辦了國創發布會,除了一系列 B 站參與投資、制作的動畫作品以外,活動還公布了「小宇宙新星」比賽的獲獎名單,這是 B 站一年一度的動畫新人比賽,參與者很多是還沒畢業的學生。去年獲獎的短片《阿莉塔的睡前故事》,在今年的國創發布會上宣布 IP 電影化,年輕的制作團隊將得到 B 站和行業內一線動畫公司的幫助扶持。

可以看到,B 站正在將動畫領域的成功經驗復制到其他領域,在大量購買版權作品之外,B 站還在深扎內容制作行業。

核心事件:S10 和電競生態

在內容方面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今年 10 月前后的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 S10。B 站在去年花了 8 億元買下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三年轉播權,這一投入在今年開始有了收獲。

以直播間人氣來看,據 B 站方面的數據,決賽當晚,B 站 S10 直播間人氣峰值超過 3 億,是去年決賽的 160%。截至決賽當晚,S10 整體賽事的直播觀看人次同比去年提升超 300%。

S 賽的直播為 B 站拉來了巨大的流量,如何將這些流量轉化為用戶變成了 B 站的工作重點。為此,B 站策劃了一系列衍生節目,如《高能觀賽團》等等。它還與拳頭公司、騰競體育聯合制作電競紀錄片《來者何人》,至今已獲得超過千萬播放。

B 站舉辦英雄聯盟電競嘉年華活動

為了吸引更多電競愛好者,B 站還引入了許多電競行業的紅人加入。比如六月,B 站邀請電競選手 Uzi 入駐,不到 24 小時粉絲超過百萬,打破了 B 站漲粉速度的記錄。還有英雄聯盟官方解說周淑怡、直播網紅蕪湖大司馬等電競圈「頂流」都開始入駐 B 站發布視頻。這些「新人 Up 主」維持了社區內部相關話題的活躍,他們的視頻投稿在比賽期間常常能躋身熱門榜單。

考慮到 S10 比賽的主要時間集中在 Q4 的 10 月,B 站在電競方面的成績屆時應該會有更多的數據體現。

增長之后怎么辦?

總結而言,B 站顯然為了增長做足了努力,效果目前看來也比較理想。

三個月前,Q2 財報發布,B 站月活用戶從第一季度的 1.724 億下降到 1.716 億,當時市場有不少負面反饋,因為 B 站用戶普遍年輕,有較多學生用戶,因此在疫情結束之后,學校復課,大環境對于 B 站增長不利,疫情期間的快速增長被認為是特例。

彼時有關行業競爭的話題也甚囂塵上,各大長短視頻平臺都在加大投入,與 B 站有直接競爭關系的視頻平臺更是頻頻傳出挖角 B 站 Up 主的消息。顯然視頻賽道還遠遠沒有塵埃落定,劇烈的競爭逼迫 B 站不斷加大投入。

投入的成本是巨大的。B 站的市值從年初的不到百億美元,一路增長到如今的 200 多億。但它還在持續募資。

5 月底,B 站發行可轉換優先債券,短短幾天后就宣布完成了 8 億美元的認購。在公告中,B 站表示這筆募資將主要用于內容生態建設和技術研發投入,以及公司的日常經營。

7 月,外媒報道稱 B 站正尋求赴港二次上市,計劃募資 8 億至 15 億美元,或在 2021 年上市。這些都意味著 B 站卯足了勁要加大投入迅速增長。

但是更重要的是增長之后的商業化。B 站花了十年才逐漸找到穩定的垂直于 ACG 領域的商業模式,在瘋狂增長之后,它該如何填補增長背后的成本?它要如何接下更多不同喜好的用戶,更多參差不齊的流量?缺少貼片廣告的 B 站又該如何從這些流量里挖取價值?市場會比 B 站更著急看到答案。

對 B 站而言,難的不是增長,而是找到增長之后的穩定。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