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祝融號登陸火星為何遲遲沒有傳回照片?原因揭秘

發布時間:2021-05-18 10:28:27  |  來源:快科技  

中國第一輛火星車“祝融號”已于本月15日成功登陸火星。很多人就問了:為什么還不公布拍攝的火星車和火星照片?

這些同學可能根本沒有想到在火星、地球之間通信有多么困難。

航天愛好者網曝光了天問一號環繞器、祝融號火星車的通信測控設計,它們的數據傳輸速度可能會超出絕大多數人的認知。

環繞器配置了低增益收發天線、中增益發射天線、高增益收發天線組合,以及固態放大器、行波管放大器,正常測控模式下數據傳輸速度為上行2000bps(1.95Kbps)、下行16384bps(16Kbps),應急測控模式為上行7.8125bps、下行32bps(編碼后),數傳碼率為16-4096Kbps(2-512KB/s),最高相當于傳統的4兆寬帶,但由于軌道原因,每天至少有一半的時間無法與地球通信。

火星車如果直接對地球傳輸數據,速度只有大約16bps,主要用于傳輸一些關鍵傳感器數據,便于地面人員判斷工作狀態。

如果以這樣的速度向地球發送一張1MB的照片,那就得連續傳6天多!

況且,地球、火星都在自轉、公轉,火星車直接對此傳輸窗口是極為有限的,也不可能連續發送。

火星車與環繞器之前的通信速度平均為20Mbps(相當于20兆寬帶),足夠高速了,但事實上火星車每天與環繞器只能通信一次,而且每次只有大約8-10分鐘的時間,滿打滿算最多可以傳輸1.5GB數據。

另外,天問一號的任務設計是一邊部署登陸器、一邊部署軌道器,因此在火星車登陸成功之后,依然需要3天的時間才能連接到軌道器,然后開始有效傳輸數據,在那之前只能依靠可憐的16bps速率,間隔向地球報告狀態。

預計要到明天18日,地面工作人員才能收到祝融號拍攝的第一張照片,然后還需要做相應處理。

為什么美國登陸成功后馬上就能看到照片?美國在火星軌道上可是有好幾個環繞器,都能作為中繼衛星使用,傳輸效率自然是我們現在沒法比的。

網友神評:即便這樣的速度,也能秒殺百度網盤……

關鍵詞: 祝融號 火星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