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網絡成運營商重要戰略目標:華為的“零碳網絡”有這五大利器

發布時間:2021-03-02 09:14:47  |  來源:C114中國通信網  

當前,全球氣候變暖正在改變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并且帶來包括環境污染、自然災害頻發等在內的越來越多的問題。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便是其中的罪魁禍首,因此低碳成為當前人類社會一大重要命題,世界主要經濟體已相繼承諾在本世紀中葉達成碳中和目標。

碳中和主要是指國家、企業、產品、活動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 “零排放”。

而在能耗持續增長的 ICT 行業,作為能耗大戶的通信運營商紛紛提出了碳中和目標,但實際上若想實現相對 “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標絕非易事。為此,在近日舉行的 “2021 MWC 上海”展會期間,華為首次提出 “零碳網絡”,發布了數字能源零碳網絡解決方案,旨在助力運營商實現零碳網絡戰略,并加速世界綠色可持續發展進程。

兼顧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零碳網絡成運營商重要戰略目標

碳中和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最為緊迫的使命之一,在碳中和目標的驅動下,零碳網絡已成為全球領先運營商的重要戰略目標。

華為副總裁兼數字能源產品線總裁周桃園認為:“零碳網絡的提出,實際上對運營商來說,既有很明顯的商業價值,也有很明顯的社會價值。比如在商業價值方面,運營商部署 5G 帶來超寬帶體驗的背后,實際上每個站點總能耗是大幅上漲的;同時在數字時代來臨之后,更多的智能化需要數據中心來承載,而數據中心也是一個能耗大戶。因此,運營商最近兩年普遍電費大幅增長 20% 甚至以上,這已經成為運營商一個比較沉重的負擔。”

相關研究數據顯示,當前全球 ICT 能耗持續增長,預計到 2030 年達全球總電量的 5%,數據中心 10 年 TCO 中電費占比將超過 60%。傳統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模式,導致運營商高能耗、高 OPEX。以某運營商為例,由于老舊站點和機房多,效率低,新建站點又沒有目標網規劃等問題,導致其在部署 5G 以后整體 OPEX 會增加 34%,這其中最大一部分的 OPEX 的增加來源于能耗(電費)。

無論是從自身降低 OPEX,還是從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而言,降低能耗、對能源基礎設施進行變革、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都是運營商勢在必行的事。目前,全球很多領先的運營商巨頭紛紛提出了碳中和目標,開始低碳行動 -- 例如,沃達豐提出 2025 年 100% 可再生能源供電、2040 年實現碳中和;Orange 提出 2040 年實現碳中和;Telefonica 提出 2025 年溫室氣體減排 39%、2030 年實現碳中和。

華為零碳網絡三個層次、五大利器

可是對于能耗大戶運營商來說,碳中和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實際上,當前運營商的能源基礎設施距離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還有比較大的挑戰。

“為客戶服務實際上一直是華為公司的使命和出發點,客戶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也就是我們的價值。”周桃園表示:華為數字能源零碳網絡解決方案,將助力運營商應對內外挑戰,推動運營商向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

華為首次提出的 “零碳網絡”一共包含五大利器:“極簡站點”+“極簡機房”+“極簡數據中心”+“無處不在的綠電”這四大解決方案,再融合 “智慧能源云”。

極簡站點方面,站點形態極簡化,從室內站點到室外站點,進一步發展到室外刀片,讓房變柜、柜變桿,全面桿站化,實現降低能耗、省電費、省租金。

極簡機房方面,對于新建場景,以機柜替代機房;對于擴容場景,免增機房、免改線纜、免增空調,從而節省能耗、空間及工程。

極簡數據中心方面,通過全預制化、模塊化建設重構架構,建設周期從 20 個月縮短至 6 個月;通過融合高密、高效節能的方案重構供電,提升效率,并實現預測性維護;通過間接蒸發冷卻和 iCooling 等解決方案,重構溫控,相比傳統冷凍水方案,能耗節省 17%;通過智能運維解決方案重構運維,運維效率提升 35%。

無處不在的綠電方面,將綠電引入站點、機房、數據中心等,實現全場景疊光,打造綠色聯接和綠色計算。

上述四大解決方案再融合 “智慧能源云”,通過源 - 網 - 荷 - 儲一體化智慧管理,最終大幅度降低用電成本,提升能源效率。

總結來看,基于零碳網絡,華為數字能源零碳網絡解決方案主要分為三個層次。據周桃園介紹:“第一個層次是消除浪費,提升能效,對應的是極簡站點、極簡機房、極簡數據中心;第二個層次是綠色發電,考慮到僅僅節省還不夠,運營商還要從一個能源的消費者變成一個綠色能源的生產者,運營商可以利用站點、機房、數據中心、辦公樓、園區等豐富的已有資源,實現綠電的生產;第三個層次是智能化的能源基礎設施網絡,過去運營商的能源基礎設施更多的是按照配套的思維,都是孤立的設備和孤立的部件,華為認為未來運營商的能源基礎設施是一張具備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能源網絡,通過智慧能源云實現能源基礎設施能效的高效和智能化管理,以及運維的自動駕駛。最終,通過能效的提升以及綠色的發電、智能化能源基礎設施網絡,實現運營商的零碳網絡。”

已具備技術成熟性和商業應用可行性

更為重要的是,華為首次提出的 “零碳網絡”理念并非空中樓閣,目前相關解決方案已經在一些客戶得到了實際應用。

據周桃園介紹:比如,華為一站一刀解決方案幫助浙江某客戶實現了能源效率提升 14%。

另據華為介紹,數據中心節能方面,華為通過利用自然冷源替代冷凍水空調,以及把數字技術引入到數據中心節能之后,數據中心的能效節省 8%-17%,該技術在湖北、寧夏、河北、深圳等地都得到了應用。其中,河北一個四千個機柜的數據中心的 PUE 從之前的 1.42 降到了 1.26,一年節省近兩千萬人民幣。在綠電引入方面,在國外,在希臘的一個運營商站點上,疊加上太陽能光伏的發電設備,太陽能發電支撐了這個站點 51.2% 的綠色電力供應。

“我們認為,當前的華為零碳網絡解決方案的這些技術,已經具備技術的成熟性和商業的可行性。”周桃園說。

談及幫助客戶打造 “零碳網絡”的優勢時,華為數字能源產品線副總裁、首席營銷官方良周博士表示:華為在推進零碳理念、幫助客戶打造零碳網絡的商業實踐上具備以下四大優勢:

優勢 1:深厚的電力電子技術積累。帶來的結果就是華為在電力電子領域的轉換效率在業界一直是最高的,引領業界的發展趨勢。比如華為在光伏領域的逆變器的轉換效率超過 99%,在站點電源的效率超過 98%,在數據中心 UPS 的效率超過 97%。

優勢 2:數字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相結合。去年華為將原來的網絡能源產品線改為數字能源產品線,就是要把數字技術和電力電子的技術相結合,從而打造一個更高效的電力電子的產業和解決方案,這得益于華為數字能源在電力電子技術、信息通信技術和數字技術方面有深厚的積累。

優勢 3:系統協同優勢。在 ICT 行業里,華為能夠同時提供通信網絡和IT與云計算產品和服務,而供電這部分能夠與上述產品系統形成協同,從而帶來更加高效的解決方案。

優勢 4:華為長期把節能減排作為公司的長期的使命,并持續踐行,把節能減排技術運用到 ICT 網絡中,從而利用科技創新使生活變得更美好。截至當前,華為累計綠色發電 3250 億度,節電 100 億度,相當于種植 2.2 億棵樹。

“為世界碳中和做貢獻是我們的目標和使命。”周桃園強調:華為數字能源零碳網絡解決方案將積極助力運營商向低碳可持續發展,加速世界碳中和進程。

關鍵詞: 零碳網絡 華為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