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雙11竟然開始賣房子了!80萬套特價房等搶購

發布時間:2020-10-22 11:32:35  |  來源:極客公園  

「今年是第十二個『雙 11『,一個輪回后,我們來到了一個新起點。」淘寶、天貓和阿里媽媽事業群總裁蔣凡在臺上說到。

10 月 20 日深夜 12 點,2020 年的天貓雙 11 國際購物狂歡節正式拉開帷幕。繼去年超過 2684 億元創紀錄成交額后,阿里核心電商團隊的負責人認為數字并不是最重要的,只是「自然的結果」。

今年天貓「雙 11」購物節最大的不同,在于時間節奏更合理了,10 月 20 號預售,11 月 1 日至 3 日是第一波購買日期;此后用戶可以繼續「補充」購物車,11 月 11 日進行第二波「剁手」。

除了各種品牌,房產也加入了今年雙 11「全家桶」,根據天貓的信息,今年雙 11 將有 3000 個樓盤參與雙 11「讓利」;同時,超過 100 款車型也會「打折上架」。

另外,轉型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的支付寶將會聯合眾多線下商家,將雙 11 的線上狂歡帶到線下。

從剁手到消費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天貓的雙 11 是阿里的技術發動機,如果沒有每年雙 11 購物節令人恐怖的高并發流量,像支付寶的余額寶這樣的產品可能也不一定出的來;沒有過去「雙 11」造成的快遞爆倉,估計也不會有菜鳥及其對快遞行業的強力推動。而這背后的原動力,則來自消費者。

從用戶角度來說,早些年雙 11 類似資源匱乏時期「辦年貨」,瘋狂掃貨幾乎是唯一選擇。隨著國內電商行業逐漸完善,京東、蘇寧等電商在年中也有各自的購物節,后來者如拼多多用「百億補貼」稀釋了此前電商平臺「購物節」的

從幾年前開始,電商平臺就已經將「雙 11」大戰的陣線拉長到差不多一個月,只不過最終的付款日依然放在一天之中,一個是習慣使然,另一個原因是到時候出來的數字比較好聽,畢竟一天之內成交 2000 億元要比一個月 2000 億元更加震撼。

今年天貓雙 11 購物節首次采用了分段式,增加了從 11 月 1 日到 11 月 3 日的三天時間來進行第一波剁手,從某種意義上分擔了不少 11 月 11 日的壓力。

對于時間節奏的調整,天貓平臺運營事業部總經理劉博(家洛)認為,一個是此次雙 11 購物節的目標是 8 億用戶,比去年的雙 11 增加 3 億用戶,需要更多時間來覆蓋;其次,更長的節奏能讓商家、快遞和售后更好的為用戶提供服務。

趕在雙 11 發布會前,跑車品牌保時捷宣布進駐天貓,雖然不能網上下單提車,但是可以預約跑車試駕,相比之下,要比僅僅賣周邊的特斯拉天貓店要厚道一些。

不僅是豪車,上月阿里與易居合作推出「天貓好房」房產平臺,正式開始「賣房」。此次雙 11,天貓好房平臺上將有 3000 個樓盤,80 萬套特價房等著消費者剁手。

從囤衛生紙和洗衣液,到現在的買車買房,雙 11 完成了「消費升級」。

線上線下一起來雙 11 之后的一個月,還有一個「雙 12」,后者當時的本意是幫助雙 11 囤貨的店主再消費一波積壓庫存。后來支付寶和微信開始了移動支付大戰,「雙 12」就成了當時線下支付大戰的熱門節點。當然,經歷過共享出行的燒錢大戰,移動支付已經成為主流后,雙 12 的概念反而被大家忘記了。

今年的雙 11 購物節,可能會「復活」雙 12,主角依然是支付寶。今年雙 11,支付寶將配合在線下提供觀影、餐飲等服務的五折優惠,將雙 11 從線上帶到線下。

對于支付寶來說,今年是轉型「數字化生活開放平臺」的重要轉折點。作為阿里線下服務之戰的重要入口,支付寶承擔著為餓了么、盒馬等生活服務提供彈藥的使命。如果說過去的雙 11 支付寶的考驗是支付穩定的保障,那么今年乃至之后的雙 11,帶動更多線下服務商參加雙 11 讓利,吸引更多的用戶加入購物節,就成了螞蟻的新挑戰。

反過來,雙 11 活動或許也可以為支付寶在用戶心中建立一個「線下雙 11」購物的概念,讓用戶更容易接受支付寶從工具到平臺的轉型。

支付寶方面透露,此次雙 11 的線下活動覆蓋餐飲外賣、休閑娛樂、酒旅、醫療醫美、同城零售等。其中 200 萬商家參加五折活動,90 萬餐飲商家全店五折。

「14 億人的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底氣。」螞蟻集團 CEO 胡曉明說道。而拉動內需,城市的線下服務是最大的引擎,雙 11 活動則是一次完美的時間節點。

在誕生 11 年后,隨著消費者購物習慣和心理的變化,天貓雙 11 購物節也在不斷進化。更長的時間,更充裕的籌備;房產和汽車的加入,線上線下的融合,雙 11 購物節「狂歡」囤貨的意味在減少,理性「消費」開始回歸。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